最全科普:风湿人必知的饮茶宜忌
一、茶的起源
茶,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有荼、槚、茗、荈、选、苦荼、苦菜、荼草等诸多称谓。《诗经》中就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语。然而古人最初对茶的认识,是将其视为可食用的食材。如在《诗经》就写到“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将苦荼与麻子、木柴并列为农夫在九月准备的过冬物品,显然这是以苦荼为菜,麻子为主食,木柴为薪,是下层民众用来解决冬季吃饭问题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在食用茶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叶的药理功能。17世纪后期,中国饮茶习俗和茶的保健知识一同传入欧洲,当时茶在药房里销售,价格昂贵。经过几千年发展,茶叶从药用到饮用,直到今天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二、茶的属性
中医学认为茶味苦、甘,性凉,入心、肝、脾、肺、肾五经。苦能泻下、燥湿、降逆,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芽蘖初萌,正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中之阳,可升可降。”由此可见,总体上茶的属性偏凉,同时也比较平和,适应范围较广。然而,不同的加工方法,不同季节的茶叶,茶树的不同部位等都能影响茶的属性。
相对而言,绿茶,白茶以及黄茶,由于发酵程度低,属于凉性的茶;乌龙茶中的铁观音,由于发酵程度适中,属于平性的茶;乌龙茶中的碳焙工艺的大红袍,其发酵程度高于铁观音,属于温性的茶;红茶(特指中国产红茶,如正山小种、滇红工夫、祁门红茶等)属于全发酵茶,刺激性小,属于热性;黑茶类(茯砖、六堡茶、普洱熟茶等)为后发酵全发酵类茶,也属于热性茶。
三、茶的保健作用
1.解渴作用。解渴是茶叶最基本的功能,是广受人们喜爱的世界三大饮品之一。
2.防龋防口臭作用。茶叶中的氟和茶多酚类化合物可杀死齿缝中的乳酸菌及其它龋齿细菌,茶多酚还能抑制龋齿链球菌。另外,茶叶中含有的芳香物质和棕榈酸,可消除口腔中的腥臭味和吸收异味。
3.消食积去肥腻作用。因其性飘逸,能升能降,能合胃气之升降,促胃气之运化,故能消食积去肥腻。
4.消炎杀菌作用。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对金葡菌、链球菌、伤寒杆菌等多种病菌都具有抑制作用;黄烷醇类能间接地对发炎因子组胺产生拮抗作用,从而达到消炎的目的;茶多酚能凝结细菌蛋白质而致细菌死亡。
5.明目作用。茶叶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C,能避免白内障的发生;还有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可参与视黄醛的形成,增强视网膜的辨色能力。
6.兴奋作用。茶叶中含的咖啡碱和黄烷醇类化合物,能引起高级神经中枢的兴奋;儿茶酚胺能促进循环系统兴奋。
7.降血压作用。茶叶中含的咖啡碱和儿茶素类能使血管壁松弛,扩大血管管径、弹性和渗透能力,达到降压作用。
8.降血脂作用。茶叶中丰富的维生素C能通过使胆固醇转移至肝脏,达到降血脂作用。
9.降血糖作用。茶叶中降血糖的主要成份是葡萄糖、阿拉伯糖、核糖的复合糖、儿茶素类、二苯胺,它们能促进胰岛液的大量分泌,减少血糖的来源;另外维生素C、B1还有促进糖代谢的作用。茶叶中的氨基酸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10.利尿作用。茶叶通过其所含的可可碱、咖啡碱和芳香油的综合作用,促进尿液从肾脏中滤出。
11.抗疲劳作用。茶叶通过利尿作用,使体内的乳酸得以排除,可消除肌肉的疲劳。
12.止痢作用。茶叶中含的儿茶素类能对肠道中的病原菌进行明显的抑制。
13.醒酒作用。茶叶中含的维生素C能协助肝脏中酒精水解酶的作用,将酒精水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咖啡碱具有利尿作用,能使酒精迅速排出,并抑制肾脏对酒精的再吸收;浓茶还可刺激被酒精麻痹的大脑神经系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促进血液循环;茶中所含的茶多酚能与乙醇化合,以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
14.抗衰老作用。茶叶中含的儿茶素类有抗氧化的作用;降血压、降脂等作用也利于长寿。
15.抗辐射作用。茶叶中含的多酚类有吸收放射性锶并阻止其扩散的作用,还能提高放疗后的白细胞数。
16.抗癌作用。茶叶中含的茶多酚类和儿茶素类,可抑制和阻断亚硝胺的形成,抑制某些能活化原致癌物的酶系的作用,还能消除自由基。抗癌效果最好的是绿茶,其次为乌龙茶、红茶。
四、饮茶的禁忌
虽然饮茶具有以上诸多好处,但饮茶保健也要辨证看待。
1.饮茶与服用药物的关系
中药汤剂和中成药组方的治疗效果是药物中多种成分在一定比例下的综合作用。因此,除特别医嘱或特殊情况下需用茶冲服(如川芎茶调散)外, 一般内服汤剂和中成药时均不宜饮茶,以免茶中的一些成分与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反应或改变其配伍平衡。
含有金属离子的药物,特别是补铁药物:茶叶中的多酚类可与三价铁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物,从而影响铁剂的吸收和疗效。所以在服用硫酸亚铁、富马酸来铁、乳酸亚铁、枸椽酸铁铵等补铁的药物时,应禁茶。
茶多酚类还可与钙剂类(如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铋剂类(丽珠得乐、碳酸铋等)、钴剂类(维生素B12, 氯化钴等)、铝剂类(胃舒平、硫糖铝等)、银剂类(矽碳银等)等药物相结合,在肠道中产生沉淀,不仅影响药效,而且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部不适,严重时还可引起胃肠绞痛、腹泻或便秘等。
抗生素类、抗菌类药物:茶叶中的物质会干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等)代谢,服用此类抗生素时也不宜饮茶。
大部分解热镇痛抗炎药(即风湿科常用止痛药)可与茶中的多酚类发生沉淀反应而影响疗效,故应避免用茶水送服。然而,用热茶送服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对乙氨基酚(扑热息痛)等药物,则可以增强它们的解热镇痛效果。
抗痛风药:有文献认为饮茶可降低别嘌醇的药效,故不宜同服。
2.饮茶与食物的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与蛋白质发生沉淀反应,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养分的吸收,只要我们不在用餐期间或靠近用餐的前后时间内饮茶,这些负面效应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对已患有结石症的必须避免在饮茶同时摄入高钙食品,对普通人来说,虽没有产生结石的危险,但最好也不要在饮茶的同时饮用牛奶等食品。
3.饮茶与疾病的关系
对某些疾病患者来说,一般情况下也不宜饮茶或只饮少量淡茶,如失眠及神经衰弱者、活动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缺铁性贫血者等。习惯性便秘病人也不宜多饮茶,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收敛性,能减轻肠蠕动,这可能加剧便秘。高血压及心脏病人饮茶过度有可能使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对病情不利。
4.其他注意事项
忌饮浓茶,忌饮久泡茶水(即隔夜茶),忌空腹饮茶,忌睡前饮茶,忌饮劣变茶及高农药残留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