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都治疗肾阴虚,但两种药物怎么选你知道吗
老王肾虚很长时间了,总感觉腰膝酸软,身体乏力,后来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开始服用知柏地黄丸,刚开始本来想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算了,但是没想到吃了一个月,还真的有效果了,精神也变好了。
那么,知柏地黄丸治疗哪种肾虚呢?
一、知柏地黄丸治疗肾阴虚
知柏地黄丸是常见的中成药,由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8味中药组成,具有滋阴补肾,清除内虚之火的功效,是治疗肾阴虚的中成药之一。
知柏地黄丸组成用药的性状都是滋补肾阴,因此可以治疗肾阴虚引起的潮热盗汗、口干咽痛、小便短赤、耳鸣遗精等症状。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区分肾阳虚和肾阴虚,今天小妙就跟大家说说这两种肾虚有什么区别?
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怕热,手足心烦热,有盗汗症状。此外,相比于肾阳虚患者舌质淡嫩,肾阴虚患者舌质偏红,而且舌形瘦,舌苔少。
二、知柏地黄丸还有4种“妙用”
除了能滋补肾阴,知柏地黄丸针对下属4种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老年性阴道炎
老年性阴道炎属于“阴痒”和“带下病”的范畴,是由带脉失约、湿热入侵而导致,随着整体机能失调,肝肾阴虚是主要的表现。知柏地黄丸能够滋补肝肾、益气养阴,其中茯苓也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增强机体的免疫屏障,促进阴道内的菌落平衡,起到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作用。
相关的实验也表明,老年性阴道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效果能够达到95.12%,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的有效率为97.56%,不过后者在两个月之后的复发率为17.07%,前者的复发率只有7.32%,这说明知柏地黄丸能整体治疗,调节了阴阳平衡,从而抑制了复发。
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口腔类疾病,该病久治不愈,而且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中医认为,口腔溃疡的人阴虚火,通常是由精气亏损、阴液损伤导致虚火在体内滋生。
在相关的对照实验中,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口腔溃疡的总有效率可以达到98.9%,而知柏地黄丸种的知母可以滋阴降火,黄柏清热降噪,山茱萸还有提振免疫功能,抵抗炎症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疗口腔溃疡。
反复尿路感染
反复尿路感染是由阴虚火旺引起的湿热下注,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通过抵抗炎症,以此来改善症状,但是它的复发率也很高。
在相关的临床研究中,一组患者采用知柏地黄丸联合抗生素治疗,一组患者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显示前者的总有效率是80%,后者为70%,而且治疗后容易复发。这表明知柏地黄丸联合抗生素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同时还能降低复发率。
汗症
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现夜间多汗、白天活动后汗出如洗的症状,同时还伴随有口干咽痛、疲乏无力、小便黄、舌红苔少、情绪烦躁等症状。单纯采用激素类药物调节治疗,效果一般且容易复发,通过辨证施治,使用知柏地黄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症状。
三、知柏地黄丸虽好,但3类人别吃
药不能乱吃,针对以下几种症状,就不能胡乱服用知柏地黄丸。
首先,阳虚人群不要吃知柏地黄丸。阳虚病人如果服用知柏地黄丸则会出现南辕北辙的局面。其次,脾胃功能不好的群体。
由于知柏地黄丸益气补阴,长期服用妨碍消化,脾胃功能不好的群体比如老年人,不建议服用。
另外,虚寒性病证人群不建议服用知柏地黄丸。如果有食欲差、舌质淡、气短、大便稀薄等虚寒性病症状,也不适宜服用知柏地黄丸。
四、“地黄丸家族”,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有什么区别?
地黄丸系列药物众多,都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减药物而来,但是地黄丸的家族们,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主要作用是滋阴补肾,治疗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消渴等症。不过体质虚弱、畏寒、痰湿体质的人不能服用。
其次,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了黄柏和知母,增强了滋补肾阴的作用,针对阴虚火旺的症状疗效不错。而肾阳虚和虚寒体质不宜服用。
另外,金匮肾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了肉桂和附子,主要功能是温补肾阳,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腰痛脚软、下半身湿冷、小便不利、痰饮、消渴等症。而舌红苔少、潮热盗汗等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的患者不能服用。
总的来说,地黄丸系列药物的功效各有侧重点,临床用药,要根据患者的脉象、症状以及舌苔辨证施治,对症用药,才能得到预期的疗效。
[1] 话说五花八门地黄丸[N].中国医药报,2017.2.6
[2] 张云玲.知柏地黄丸治疗老年性阴道炎50例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9.7
[3] 祝兰英.知柏地黄丸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阴虚火旺证[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8.10.30
[4] 关俭,黄斌.知柏地黄丸治疗老年尿路感染20例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11.3
[5] 高颖,陈淑君.知柏地黄丸联合定君生治疗肝肾阴虚型老年性 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7.5
[6] 张晓梅,尹婷,肖培新,姜良铎.知柏地黄丸临床应用举隅[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