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口味变重”,这很可能是疾病先兆

文 / 崆峒养生汇集
2020-12-17 00:30

王先生最近发现母亲做的菜不像以前那样清淡了,家人们吃起来都很咸,但母亲却吃得津津有味。当他告诉母亲做菜别放太多盐时,她却认为盐放的不多,吃着刚刚好,再淡的话就没有味道了。难道老人年纪大了口味就会变重吗?家人没有放松警惕,带着老人到医院做了一个全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口味变重正是这种免疫性疾病的先兆。

“口味变重”是味觉减退的一种表现

人体要感受味道,主要是靠舌头上的味蕾和味觉神经的作用。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的味蕾会变得比较小,甚至萎缩,再加上味觉神经退化,因此会影响对味道的敏锐度。研究发现,味蕾的数量在40岁左右增长达到顶点,在45岁之后味蕾数量开始减少,对味觉逐渐迟钝。

如果把舌分为四部分,与各自的味觉对应,则舌根部对应苦、两侧后半部对应酸、两侧前半部对应咸、舌尖对应甜。在这几种味道中,老人对咸味的感受退化得最厉害。

《新英格兰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老人对咸的敏感度要比年轻时降低11倍,对甜和苦的敏感度降低7倍,对酸的敏感度降低程度最小,但也有4倍之多。所以,很多老人容易出现“口味变重”的情况,爱吃咸的,也有人爱吃甜食,这些都是随着味觉减退而发生的。

味觉减退很可能是疾病先兆

不能因为味觉减退在老年人中常见,所以就不加重视,这很容易延误一些疾病的发现和诊断。因为很多疾病都可以表现为“味觉减退”的症状。

口腔的疾病:

老年朋友容易出现各种口腔问题,比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病等,炎症会导致唾液减少,舌体血流也会受到影响,自然会影响味觉的感受。很多老人的假牙也是影响味觉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较大的活动义齿和全口义齿,对味觉影响更为明显。这一类假牙通常需借助一个“托”来固定和承担咀嚼压力,会掩盖住部分味蕾,也会对舌头的运动有所限制,使其无法感受味觉刺激。另外,咀嚼能力下降,无法将食物嚼得很碎,也会影响“味道”与味蕾的接触,造成对食物味觉感知的下降。相对来说,烤瓷牙或全瓷牙、种植牙对味觉的影响会小一些。

鼻腔的疾病:

人的味觉和嗅觉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兄弟”,如果嗅觉不灵敏,味觉也会变得迟钝。所以像感冒、流感后会出现鼻塞,很多人吃东西也会“索然无味”。失去嗅觉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造成嗅觉的障碍;而味觉减退则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味觉神经的敏感性减退。此外,各种鼻炎、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均可导致嗅觉感受区域对外界的刺激降低,而出现嗅觉、味觉减退的情况。

全身性疾病:

一些全身性的疾病会影响味觉神经的感觉、传导功能,比如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长期的血糖偏高或者血糖不稳定,会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如果损伤到感觉神经就会出现味觉减退,特别是对甜味的感觉减退。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面神经麻痹、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部分肿瘤、肝硬化、贫血、铜或铅中毒等,均会出现“味觉减退”的先兆,需要引起警惕。此外,一些经常服用的药物,如左旋多巴、锂剂、安非他明等神经科的一些药物,镇静催眠的药物,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抗真菌及结核药,高血压患者常用的利尿剂,解热镇痛药等风湿科常用的药物,以及硝苯地平、硝酸甘油、卡托普利等心血管常用的药物,均会引起味觉减退。

营养素缺乏:

一些老年朋友,特别是伴有慢性胃肠道疾病,或久病卧床者,容易出现各种营养素的缺乏。比如维生素A缺乏会增加口腔和鼻腔上皮的角质化,引起味觉减退。而锌对维持血浆维生素A正常水平有重要的作用。与味觉关系密切的营养素,除了维生素A和锌,还包括铁、核黄素、叶酸、烟酸等。海鲜与肉类是锌含量较高的食品,其中,以牡蛎含锌量最高。肉类中含锌量最多的是牛肉。维生素A多存在于黄绿色蔬菜和蛋黄中,烟酸则蕴含在动物内脏和坚果中。

出现味觉减退怎么办

因为老人自己往往很难发现味觉减退的症状,所以家里如果有老人,家属一定多留心注意。如果发现有此类异常,最好还是去医院做一个体检,来分清到底是因为年龄大出现的味觉减退,还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

如果是因为年龄大引起的味觉减退,平时的饮食可以通过酸味来调节,老人对酸的敏感度较强,一点点酸味即可吃出味道,因此在烹调时可以加点柠檬汁、菠萝或是西红柿、醋、酸梅汁等,可改善口味、增加食欲。另外,也可以通过高汤、咖喱、洋葱、蒜头、椒盐、八角等调节味道,可刺激味蕾,满足老人对咸味的需要,这样吃盐也就少了。

老人经常运动舌部,可以刺激味蕾,改善味觉减退。先用舌尖舔内侧牙龈,从左至右,由上至下,共10圈。再用舌尖舔外侧的牙龈以及两颊侧黏膜,顺序同上,共10圈。最后,把口张大,舌尽量伸出,舌尖向前、向上,使舌根有拉伸感。当舌不能再伸长时,把舌缩回口中,共做10次。以上动作为一组,每日早、晚各练习1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