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的职业红利期还有多久?

文 / 来大声说健康
2020-12-07 10:01

目前口腔圈子的大部分从业者都觉得,牙医的缺失,影响的是资本的运作,因为资本没办法快速的扩展和进入这个市场。其实这个想法很大一部分是错误的,看看现在投资医疗相关的资本和互联网公司,都还是处于一个试水的过程,这个时候其实是花钱买经验的时候,经验和有效的数据到手了,这个钱也就值了,几百个亿对一个行业的变革驱动根本不算什么钱。

那么现在实际最受伤的人是谁呢,还是圈子本身的开业牙医,目前市场上口腔诊所90%以上还是由口腔医生开设的。他们最早还没有做开业牙医之前,要么在医院上班,要么也在私人诊所上班,这个时候可傲气了,一不顺心就可以离职,反正换家机构还不是一样上班,觉得技术在我手上,病人也在我手上,凭什么给你老板赚那么多钱。但是一旦自己做了诊所老板,角色就转换了,很多都觉得我自己也是医生啊,我对技术有一定的判断,但是为什么招来的医生技术不行,态度还那么差啊,一言不合就走人。但是又没有办法,一边什么事都要自己做,一边还要跪舔这些自己眼里不入流的医生们,因为实在缺人, 没人的话更麻烦。

所以啊,行业目前的快速发展,受伤的都是那些开业的牙医朋友们,像那些有大企业管理思维的互联网公司和医疗资本,根本就无关紧要,因为他们有一系列的手段和钱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接下来我们进入话题的重点,目前牙医的缺失,导致供需关系不平衡,我们业内一直拿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口腔医生数量来对比,说医生缺口很大啊,例如下面这样的数据图。觉得口腔行业还有很多年的发展趋势,牙医这个职业可以强势很久。

网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的数据图,用来骗资本的

但是从我看来,这样的数据分析完全不对的,因为大部分的调研机构,没有深入的了解整个口腔行业的发展,了解中国的特点。中国这片土地一直都有一种很强的,类似于野蛮生长的能力,想想中国这30多年的爆发性发展,超越了很多发达国家百年的沉淀,一举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制造国,还有经济体量全球第二大的国家。

那么口腔医疗行业如何在中国野蛮生长呢?首先我们总是关注口腔高等院校,或者本科以上的院校,国内这样的院校并不是很多,并且招生要求很高,一个年级可能也就三四个班,最多百来号人,确实每年培养不了多少人,特别像香港这样的城市,牙医是港大最高分的专业,简直就是稀缺资源啊。但是你们可别忘记了中国可是有中专和大专的口腔医学教育啊。我曾经在河南的一所院校看过一个大专的口腔医学班,一个班有200多个口腔医学的学生,是不是觉得很可怕,虽然他们在教育资源上面比本科院校差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群体也是被国家所承诺可以考取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的牙医。

这样在野蛮生长的牙医群体有多少人呢?据我了解目前专科口腔医学院校大概有100多所,最低收生的分数在200多分左右,2017年毕业生是18000-20000人。

专科口腔医学生毕业率

本科院校在150所左右,最低收生的分数在400多分左右.2017年毕业人数7000-8000人。

本科口腔医学生毕业率

那么2017年合计大概有28000个口腔医学毕业生,口腔就业率几乎达到90%,那么一年增加了25200个左右的牙医,并且每年还在按照6%左右在递增。想想多可怕,四年的增长率就可以达到日本牙医数量的总和还要多,而目前我们最合适参考的市场就是日本市场,日本的牙医已经和市场的供需关系趋于平衡了。

同时因为今年疫情的影响,暴露了医疗人员稀缺的问题,中国明显开始更重视医疗人才这块的发展了,并且进一步放宽了一些政策,降低了一些标准。例如今年的执业医师考试就比往年都简单了很多,并且把职称的考核也开放出来了。还有医学院的办院申请在也被进一步推动,以后中国的医生也会跟中国的经济一样野蛮生长。

那么我们按照实际所掌握的数据要算一下,多久牙医不在那么稀缺呢?17年有注册的执业牙医的数量大概在16万7千左右,按照毕业通过率20%来算.还没有考取到证,但是是口腔医学毕业的学生有66万8千人。那么一共有83万5千人。肯定很多人质疑我说,没证怎么可以执业的啊,那你可以问问身边的一些口腔诊所,是不是也有挺多没证也在执业的医生朋友呢,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并且最近考试难度还放宽了,考过的人会越来越多的。我觉得5-10年中国就不再缺牙医,牙医的价值会回归理性,并且会快速的提高口腔医疗标准了。5年差不多有100万的牙医,中国总人口14亿元除以100万=1400左右。加上这14亿里面还有6亿月收入1000的群众,哪有钱看牙啊。

今天聊到这里,数据肯定有偏差的,只是作为一个我们对行业前景的参考及判断。从农村承包制,到工厂工人,再到个体经商户,那些年我们觉得稳定,可以赚钱的职业好像都远离我们了。这几十年来中国真的进步的非常快,产业也一直在转型,抓住未来的趋势先思考的人,才可以更好的前景。

本文来源牙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