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惹人嫌?教你根除口臭,不做“有味道”的人!

文 / 筱桀360
2019-04-23 13:27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跟别人约会的时候害怕自己会有口臭,会被朋友嫌弃,不但自己尴尬,还会影响人际关系,那为什么会有口臭呢?怎么消除口臭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人都认为口臭就是没有刷干净牙齿才产生的,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也不会对健康产生什么大的威胁。其实他们都理解错了。口臭不是一种自己单独存在的疾病,它是一种其他疾病出现的表现。

很多人是因为自身的口腔疾病才患上的口臭,多数人会有牙周炎、蛀牙、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细菌滋生快速,口臭也随着产生;一部分人是因为肠胃不好,胃动力差,胆汁反流至胃,而形成的口臭;一部分人是因为节食减肥,导致内分泌紊乱唾液分泌减少,从而细菌蔓延,产生口臭;一部分是因为服用了某些药物所产生的口臭;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或是抽烟、喝酒所导致的口臭;再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精神压力过大、或是睡眠不足而导致的口臭。

概述

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的臭气,它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WHO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来进行报道。调查显示,中国口臭患病率为27.5%。而在西方国家,则为50%。全球有10%~65%的人曾患有口臭。

病因

口腔局部疾患是主要导致口臭的原因,但不容忽视的是,口臭也常是某些严重系统性疾病口腔表现,有一些器质性疾患也会导致口臭症。

1.病理性口臭

(1)口源性口臭 据统计,80%~90%的口臭是来源于口腔。口腔中有未治疗的龋齿、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不正常解剖结构、牙龈炎、牙周炎及口腔黏膜病等都可以引起口臭。其中龋齿和牙周疾病又是最常见的相关疾病。深龋窝洞内、不良修复体悬突下常残存食物残渣和菌斑,细菌经过发酵分解,产生臭味。牙髓坏死或化脓性牙髓炎,未经治疗也可发出臭味;牙周病患者常伴有大量的牙石、菌斑,牙周袋内细菌发酵产生硫化氢、吲哚和氨类,因而产生臭味。另外,牙周脓肿和牙周袋溢脓,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合并牙周致病菌感染,也会发出臭味。唾液的质和量也起到重要作用。唾液量的减少、蛋白质等有机成分的增多降低了唾液的冲刷作用和缓冲作用,使细菌大量繁殖,分解唾液、龈沟液及食物残渣中的有机成分,产生大量的挥发性硫化物、吲哚等物质,引起口臭。有些戴假牙的人不注意假牙的清洁,口腔内也会有气味。

(2)非口源性口臭 口腔邻近组织疾病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慢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等,可产生脓性分泌物而发出臭味;临床上常见的内科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出现酸臭味;幽门梗阻、晚期胃癌常出现臭鸭蛋性口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呼出丙酮味气体,尿毒症患者呼出烂苹果气味。化脓性支气管炎,肺脓肿等,都会经呼吸道排出臭味,表现为口臭。另外白血病、维生素缺乏、重金属中毒等疾病均可引起的口臭。

2.生理性口臭

平时在生活中不注意口腔卫生,不刷牙,不漱口,或刷牙马马虎虎的人,口内食物残渣长期积存,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腐败分解,产生吲哚硫氢基及胺类等物质,发出一种腐烂的恶臭。饥饿、食用了某些药物或洋葱、大蒜等刺激性食物,抽烟、睡眠时唾液分泌量减少所致的细菌大量分解食物残渣等都可能引起短暂的口臭。而健康人的口臭可能由于不良的口腔习惯和口腔卫生造成舌背的菌斑增多、增厚所引起。由于舌背的表面积大,有许多乳头、沟裂和凹陷,有利于细菌、口腔黏膜脱落上皮、食物残渣等的滞留,充当“细菌储藏室”,有利于口臭的产生。有研究表明,口臭程度、挥发性硫化物的量与舌苔厚度及面积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与舌苔厚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清除舌苔后挥发性硫化物减少。这可能因为舌苔越厚,越易形成厌氧环境,越利于厌氧菌的生长,从而也越利于挥发性硫化物的产生,导致口臭。

除此之外,还有假性口臭,即患者本人自我感觉有口腔异味,但检查结果为阴性。可通过解释说明和心理咨询得到改善者。

如果上面的你听不懂,通俗易懂就是以下情况

1、口腔疾病:85%的口臭其实都是由于口腔自身出现的问题。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一系列口腔疾病的人,口腔内十分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其分解之后能够产生出来一种叫硫化物的东西,这种物质会导致产生口臭。

2、吸烟、饮酒、喝咖啡以及哪些经常喜欢吃葱、蒜、韭菜等辛辣刺激食品,或嗜好臭豆腐、臭鸡蛋等具有臭味食物的人,也易发生口臭。

3、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可能伴有口臭。导致许多胃疾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其口臭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而根治幽门螺杆菌后,口臭症状明显减轻。原因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直接产生硫化物,引起口臭。

4、口干:口干是导致口臭的最直接的原因。口干时,口腔内的无氧环境很适于这些厌氧菌的滋生和过度生长,并会分解产生出硫化物,发出腐败的味道,这就是口臭的根本原因。

5、吃东西不讲究:一般来说,口臭程度随进食品种而异,与进食数量成正比,与进食时间成反比。如臭冬瓜、臭乳腐等。还有咸鱼、咸蟹、虾酱、蟹糊等“咸货”,食后有咸腥臭。

6、肝火亢盛,耗神伤精,火气上炎所致。

7、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性,卵巢功能不全,性激素水平较低,口腔组织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菌从而产生口臭。

8、节食减肥,或因病不能进食,或老年人的唾液腺功能降低、妇女在月经期间出现内分泌紊乱而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有利于厌氧菌生长,因此发生口臭。

9、能使使唾液分泌减少的药物,如某些镇静药、降血压药、阿托品类药、利尿药以及具有温补作用的中药等。

10、心理因素:压力、紧张,工作量过大也有可能带来口臭。因为紧张,压力都会令机体副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反射性地出现唾液腺分泌减少,导致口干。

11、脾虚气滞,寒热互结,升降失司所致。

12、长期便秘的人,会因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而引起口臭以及腹胀、食欲减退、易怒等症状。

13、晚餐太“重”,吃得过饱或进食肉类、油腻食物比重过大或辛热刺激性调料用量过大,浓香有余、清淡不足,晚餐距睡眠时间过短,睡觉时胃中还存留着过多食物等等。

14、鼻腔疾病:常滴滴鼻净也会出现口臭。长时间滴用滴鼻净会影响鼻咽部黏膜,这些黏膜黏液也会分解产生硫化物,导致口臭。

15、许多全身性疾病患者呼出的气体中带有某些特殊的味道。如糖尿病病人的口气带烂苹果味,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口气有鱼腥味,肝硬化病人的口腔内有硫磺味,心脏病则易导致轻度腐烂味的口臭。

口臭危害

1、口臭加重口腔疾病:调查表明,口臭严重者其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比常人高出至少50倍。

2、口臭影响自身心情:心理学及生理学研究表明:清新的口气对人体下丘脑垂体的分泌功能具有实实在在的影响,对于神经系统亦有直接影响。

3、口臭影响自身食欲:虽然有的人对自身的口臭并不十分敏感,其实在无意识之中,口臭已经影响到他的食欲与味腺功能。

4、口臭与肠胃疾病密切相关:虽然医学界对肠胃疾病与口臭的深层原因还没有完全探究明白,但是人们已经发现了口臭与肠胃疾病的密切关系,口臭者中绝大多数都有肠胃疾病。

其实很多时候你自己并不知道自已口臭,下面介绍简单的口臭检测方法

1.亲近人的反馈法根据亲人、朋友或配偶的反馈意见来评定。

2.感观感受分析法:该分析方法选择以下6个参数:①全口呼吸气味;②言语气味,又称20记数试验;③舌背前区气味,又称舔腕试验;④舌背后区气味,又称塑料勺试验;⑤鼻腔气味;⑥牙间隙气味。以上臭味评价以0―5半整数积分计算。

一般口臭改善方法

加强口腔卫生

选择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至少刷2次,并养成进食后漱口的习惯。进行舌面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80%~90%的口臭是来源于舌背,刷舌苔,轻轻刷洗舌头,移除老废细胞、细菌和食物残渣。使用软毛牙刷或舌苔清洗器,尽量将舌根部位清洁干净,因为细菌容易聚集在舌根部位。

还可通过体外试验,找出患者的主要病源菌,选用能有效抑制舌面微生物生长的漱口水进行局部抗菌。现在常用的漱口水包括洗必泰、含氯化合物、过氧化氢、钠盐、锌盐等,好的漱口水应该达到能维持口腔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防止菌群失调引起的新的疾病。刺激唾液分泌或使用替代物,由于唾液具有抗菌、杀菌、清洁口腔的作用,唾液少也会引起口臭,所以为了保持口腔能够分泌足够黏液,应饮用充足的水,而非咖啡、汽水或酒精饮料。

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盐开水,可调节胃肠功能,有利于消除口臭。勤刷牙,每天至少刷两次牙,每次2~3分钟。平常要少吃一些气味强烈的食物,如洋葱、大蒜和辣椒等气味强烈食物,易停留在口腔里久久不散。增强舌的运动,咀嚼富含纤维的食物或嚼口香糖等都有利于减轻口臭。

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就必须去医院检查了,然后进行治疗。

总结下来就是七个小妙招

1.保持口腔清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注意剔除残留在牙缝中残留的食物。

2.在开水里加入一些薄荷或者柠檬汁喝一杯可以去除口臭。

3.用佩兰叶水煎或者用热水泡茶喝可以有效的除口臭。

4.煮小米可以有效减少口腔细菌生长,可以增加一些芹菜和茴香,对预防口臭的效果非常好。

5.多喝水,增加代谢。

6.约会交谈前吃口香糖。

7.喝苹果蜜蜂甘草汁也可以去除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