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医生被通报!高值医用耗材严管风暴来了

文 / 看医界
2018-09-13 03:04

导读:河南一地级市对辖区医疗机构医生使用高值医用耗材在内部官网进行了“双十”排名统计并予以通报。两个月统计表中,共十多家医院,被点名通报的医生达百名。

作者:徐木(医疗评论员)

来源:“看医界”微信号

据媒体报道,最近河南一地级市对辖区医疗机构医生使用高值医用耗材在内部官网进行了“双十”排名统计并予以通报。这里的“双十”指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使用量排列前10名以及每种耗材使用量排前10名的医生。

这样,不但曝光了使用量优胜的高值耗材,而且曝光了爱用高值耗材的医生。作为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如此做,潜在的意思是通过公开,让社会都知道,给这些“嫌疑人”造成心理上的负担,然后规范自己的行为。

(漯河市唯一的三甲医院-漯河市中心医院6月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前十及处方医生前十)

据统计,两个月统计表中,共十多家医院,被点名通报的医生达百名。然而,被媒体公布后,网民的反应似乎更多样。

有网民认为,医生管的病人多,就会上榜,在医院卫生系统内部曝光批评可以,但把医生的姓名曝光在网上,会让病人误解,以后是产生医疗纠纷的隐患啊。

这话说的实在,确实管的病人多,一般用的材料可能就多,倒也是。

有人认为,难道要用几十年前的不可吸收线吗?“看来需要和患者签订协议了。要么用几毛钱的线,感染,瘢痕,拆线。要么自费购买耗材。奇怪的规定。”

实际上,去年有的省份为了控制药占比、耗材占比,曾经出台过严格的禁令,一些临床普遍采用的新耗材被停用,实际上不但影响了患者的不满,而且引发人们对医疗质量倒退的担忧。

有网友更是发出激烈的批评:像乡镇医院一样,啥活也不用干,就不会被通报了。

其实,这种为了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专项治理行动,这多年一直在做,采取的办法也在不断更新,比如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在《2017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要点》中曾经指出,要规范医用耗材产供销,加大对合理使用的监管力度。

要求各地要做到管理责任的机构、人员实、工作三落实,以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一次性使用导尿管(包)、血管/非血管介入类、起搏器类、骨科植入类、口腔科材料、吻合器等产品为重点,下大力气整治医用耗材在招标采购领域的不正之风,要把严格执行医用耗材招采规定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强化对高值医用耗材特别是植介入类医用耗材的价格监管,对医用耗材使用量动态监测。

为确保工作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紧接着发布了《关于印发医用耗材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活动范围包括全国医用耗材生产、流通企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确定的重点内容包括检查违规生产行为、强化对高值医用耗材特别是植介入类医用耗材的价格监管、探索建立医用耗材长效监管工作机制等9项。

要求加强医用耗材的院内信息化管理水平,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情况,对耗材使用超过同学科平均水平的医生,进行病例的追溯再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约谈。严格临时采购医用耗材管理。要求各地卫生计生部门要探索建立对医疗机构医用耗材使用情况的数据收集、分析、评估、上报机制,将有关结果用于指导医疗机构进行医用耗材管理。

而这些工作在《2018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要点》中被继续看重,其中要求强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切实执行医疗处方的点评抽评、超常预警、动态监测等制度,将各项结果在相应范围内进行排序公示,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要有相应的处置机制。要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对存在违规风险的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要形成约谈整改措施,对整改不力的机构或个人采取严肃的处罚手段。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紧扣工作要点,各单位应各司其职,密切协作。

但问题是,这种做法是否管用,确实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此有网友就建议:回扣是有的,但这样公布也不妥当,应该在源头上抓起。为了治病,该用还得用,随便通报,还不让看病了咋的。招了标,定了价,医生根据病情就能正常使用。

但到底什么是“源头”,恐怕却是更值得有关部门深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