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天都刷牙了依然还有蛀牙呢?
作为家长,大家都希望宝宝有一口整齐的大白牙,笑起来能特别自信。但实际上,宝宝的口腔健康情况,可能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乐观,尤其蛀牙问题是比较严峻的。根据2017年卫计委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结果显示,12岁儿童恒牙蛀牙率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5岁儿童乳牙蛀牙率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学龄前宝宝蛀牙情况是尤为严重的,相当于10位宝宝就有7位有蛀牙,作为家长的我们实在不能忽视,可能有不少家长看完这个数据后,都会跟我一样感到疑惑,现在普遍家庭都比以前更重视宝宝刷牙这件事,从小就教宝宝刷牙,但为什么蛀牙率不单止没有降低,反而还那么高呢?其实,对于蛀牙和牙齿护理这件事,我们存在着不少忽略的误区,甚至有时候一些习以为常的习惯,实质上会大大增加蛀牙风险。
相信不少人都会觉得,蛀牙是因为牙齿上残留的食物引来蛀虫,而它们会在牙齿上面啃出一个个洞,其实这正是大家对蛀牙最大的误解。实质上引起蛀牙的元凶,并非蛀虫,而是口腔中本身就有的细菌们。不过,细菌也不会直接啃你的牙齿或在牙齿上钻洞。它们只是会以你吃的食物为食物,尤其像蔗糖、淀粉、乳糖等碳水化合物简直就是它们最爱了,它们一边吃着你的食物,一边开始制造酸性物质,而这些酸性物质才是让我们蛀牙的罪魁祸首。
在酸性环境中,牙齿上的矿物质会被溶解,这一过程被称之为脱矿,如果牙齿长期处于这种酸性环境中,就会一直脱矿,日积月累慢慢地形成了蛀牙。不过,这也不是说一吃碳水化合物牙齿就会蛀牙,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唾液有着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让细菌分泌的酸被中和,让口腔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的酸碱平衡,保护牙齿免受酸性物质侵扰,而真正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蔗糖。因为细菌会把蔗糖变成一种有粘性的物质,这种粘性物质会和细菌紧紧地粘合在一起,形成一层细菌膜包裹着牙齿,也就是牙菌斑。
牙菌斑让大量细菌直接粘附在牙齿上,不及时清理的话,细菌会在牙齿表面不断繁殖,越积越多,这些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产生的酸会就直接侵蚀牙齿,唾液也因为有这层膜挡住而难以发挥缓冲酸性物质的保护作用。所以,如果宝宝日常有较多蔗糖摄入,或者含蔗糖食物在口腔中逗留时间长,每天又不注意及时清洁牙菌斑的话,会有着较高的蛀牙风险。例如,市面上有不少二段三段奶粉为了让口味更香甜、更吸引宝宝,会给添加蔗糖,如果觉得宝宝还小,牙齿又不多,而不注意每天及时清洁的话,潜在的蛀牙风险就会增大,加上这个阶段的宝宝基本上都还会有夜奶的习惯,很难说喝完这些含蔗糖的奶漱个口再去睡,所以其实我是特别反感那些有添加蔗糖的奶粉的。
同样,如果宝宝爱吃糖果的话,蛀牙的风险也会有所增大,因为糖果往往需要含在嘴里很长时间才能吃完,相当于让牙齿长期跟蔗糖接触,让细菌有更充裕的时间形成牙菌斑,同时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增大蛀牙风险。
那么如果宝宝喝坚持母乳喂养,或者选择无蔗糖的奶粉,是不是就不用担心喝奶会引起蛀牙了呢?理论上蛀牙风险确实会大大降低,因为像淀粉、葡萄糖、乳糖等碳水化合物虽然也会被细菌发酵而产生酸,但并不会像蔗糖那样促进牙菌斑的形成,
而且在正常情况下口腔中有唾液的缓冲保护,细菌产生的酸不会直接侵蚀牙齿,不过,也会有特殊的情况,就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夜奶,尤其是那些安抚性的夜奶,很多时候这种夜奶宝宝会吃着吃着就睡着,而如果有时宝宝嘴里还含着一口奶来睡着的话,这时就算奶中不含蔗糖,蛀牙风险也会有所增加。因为,宝宝含着奶睡觉,相当于口腔里的细菌一直有食物,能不断制造酸性物质,加上睡眠时唾液流量少,缓冲保护能力差,酸性环境得不到中和,即使没有牙菌斑,也会让牙齿一直处于酸性环境中,利于蛀牙的形成。所以,宝宝半夜醒来哭闹如果并非真的饥饿,而仅是需要安抚,建议避免这些安抚性的夜奶,以减少含着奶睡着的情况。
而摄入蔗糖虽然有着较高的蛀牙风险,但其实也不需要过于严格拒绝蔗糖摄入,因为毕竟大家晚上睡觉前都会刷牙嘛,新形成的牙菌斑是可以通过刷牙来清除掉的,只要保证好每天睡觉前把牙齿清洁干净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