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立口腔医疗驶入“快车道”
高 媛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非公立口腔医疗往往会遇到人才、专业、品牌这三个方面的瓶颈,制约其发展。”沈刚教授历任上海交大口腔医学院副院长、附属九院口腔正畸科主任,加盟拜博至今已两年。口腔学科是一门永不停止探索的学科,离不开一如既往的努力和坚持。精进技术,关注人文,为国人牙健康添砖加瓦是沈刚教授作为一名口腔医生以及院长的“初心”所在。
用心在牙 关怀到人
沈刚教授是口腔正畸领域的“领头羊”,他介绍说,需要做正畸的有很多儿童青少年,他们除了矫正牙齿以外,还需要牙体牙髓的治疗、龋齿的修补治疗以及儿童口腔特有的窝沟封闭等预防性治疗,就需要儿童口腔的协助。
而占到60%-70%的成人正畸更是复杂,先要做牙周的维护和治疗,在正畸治疗中,也可能引发一些牙槽骨吸收等问题,要让牙周科及时跟进;在治疗中还可能需要拔掉智齿,增加牙槽骨骨量,蛀坏牙齿的拔除等,齿槽外科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此外还有咬合重建的基础上做种植牙的修复,会牵涉到正畸与种植的联手。
如果遇到口腔正畸领域的复杂疑难病例,就不仅需要一两个科室配合了,例如偏颌、严重骨性反合、严重突面畸形等病因复杂、既影响咬合功能、更影响面型美观的疾病,通常就需要齿槽、矫形等多科室的介入,甚至手术来纠正。仅有强大的正畸团队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一名好的口腔科医生,应该在治病时多为病人考虑,即便自己麻烦一点,辛苦一点也值得。
技术为本 专业到专精
由带领公立医院团队到带领大型非公立医院团队,专业始终是沈刚最重视的。他以专业精神培养人才,更以专业投入获得患者的认可和肯定。“作为一名专业的口腔医生,技术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沈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专而精。
老话说的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牙医或许不像其他的医生那样能救死扶伤,疗效也许没有那么立竿见影,但却是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牙科无小事,沈刚要求,除了精进技术,每个医生都应该通过微博、自媒体、网络平台、传统媒体等不同的方式来科普疾病。沈刚希望,病人跨进口腔医院的时候,他已经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些粗略的了解,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治疗。
新规划助力国人牙健康
最近的一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口腔病患病率较严重。全国人口中,牙周健康者不足20%,35~44岁年龄段人群的龋齿率为88.1%,57.6%的人牙缺失,65~74岁老年人的龋齿率更是高达98.4%,超过八成的老年人牙齿缺失。令人痛心的是,几乎一半的缺牙患者因没有得到合理治疗而出现身体健康问题。出现这种状况,除了患者的口腔健康意识薄弱,牙医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也是重要因素。
当前缺牙患者普遍诟病的“看牙难”,极可能影响人们的口腔健康乃至身体其他脏器的健康,使生存质量寿命大打折扣,因此关注国人牙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外,私立医疗机构开设外科保健牙齿健康已取得成功的经验,这已经成为国际上口腔行业发展的趋势,而纵观国内,还没有非公立医疗机构有能力实现这样的大外科建制。”这就是沈刚教授的着眼所在。
■专家简介
沈 刚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拜博口腔医疗集团执行医疗总裁、首席口腔正畸专家、上海拜博口腔医院院长。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前副主委、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委会名誉主委、上海卫计委口腔专科医师培训正畸专家组组长、爱丁堡口腔正畸专科医师国际考官。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兼口腔医学系主任、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主任。
近20年来,沈刚教授一直工作在口腔正畸学科研、教学,特别是临床第一线,积蓄了丰实的临床技术底蕴及专业学术造诣;善于捕捉国际正畸临床最新发展态势,及时升级临床手段,并将跟踪国际最新临床技术与开发自主创新技术相结合;沈刚教授在颌面部矫形、错合畸形全新分类等领域进行了开拓性工作:其首创的突面畸形分类等理论体系为正畸精确诊断、精准治疗提供了科学的机制依据。
沈刚教授积极建立全新的临床理念,把精确、精致、精细、精准的观念贯穿于病种诊断、治疗计划制定及治疗计划实施的各个环节,主张以精致的临床操作程序取信病人、以先进的临床服务理念吸引病人。沈刚教授还倾注于建立与发达国家医学院接轨的口腔医学教学模式,致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及竞争力的口腔医学人才。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