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慢性胃炎患者的福音到了!

文 / 云南中医
2018-02-16 17:36

古代经典著作《伤寒论》,相信学中医的朋友都是知道的,其中的不少经典方剂,时至今日,仍为众医家所青睐。而《伤寒论》的原著作者,医圣张仲景,所创下的不少方剂中,都有甘草的身影,更有一众方剂直接以甘草命名了,比如甘草泻心汤,就是其中一个。今且与小编一起来欣赏甘草泻心汤的妙用妙解吧!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半夏21克,干姜15克,人参15克,黄芩15克,黄连5克,炙甘草20克,大枣4枚。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证之病理与上方同,然因再三下之,胃虚寒已极,故其人不欲饮食、恶闻食臭;胃不和则卧不安;胃生水饮则干呕;水饮入肠则肠中雷鸣;肠热则下利;下利太甚,津不得入三焦,则其人津液大缺,而人体内凡黏膜多者皆为需津液最多之处,如口腔、咽喉、胃、肠、外阴等,津液一缺则黏膜生病变,咽喉不得津则为惑(即口腔、咽喉部痛而溃疡),下阴又津缺而为狐(即肛门、外阴部溃疡),是以病者每每下利与口腔等处溃疡同见也;津液大缺则水运不畅,或可见面部水液骤多骤少,故面目乍赤、乍黑、乍白也;津伤甚则黏膜病而神经失养,故黏膜破损者,多与心烦失眠同见也。

甘草泻心汤之药理如下

该方除用温胃阳、去肠热之药外,又重加炙甘草以安肠补液,兼修复各处之黏膜溃疡也。津液得补,溃疡得愈则诸症及狐自愈也。是以临床该方每用于复发型口腔溃疡、慢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阴道溃疡等黏膜破损之病变。

人之胃有神经上通于脑,且胃寒与胃热皆可致津伤血病,使脑部神经不得血与津养,故每可见神经之病变。其轻者为卧不安,重者则为头痛、神昏、烦躁也。此处之“心烦不得安”即为胃寒之卧起不安,故多表现为默默欲眠而目不得闭。此处之卧起不安宜与胃热烦躁之卧起不安细加辨别。胃寒轻者之失眠,其治有半夏汤与泻心汤辈;胃热轻者之失眠,有栀子豉汤辈;胃肠寒甚之头晕头痛、烦躁失眠,有吴茱萸汤;胃肠热甚之头晕头痛、失眠烦躁,则有黄连阿胶汤、白虎汤、承气汤等。

《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载此方治梦游。盖梦游一证,也属卧起不安之一,多为精神压力大、神经过分紧张所致。甘草泻心汤能治胃寒肠热,兼能补津以濡养神经,故能治之。梦游一证,其病机在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然胃病有寒有热,故临床当细辨其病机,然后依证而择方,不可死搬硬套。

附:名医医案选录

陈某,男,45岁。患慢性肠炎两年余,每日腹泻五六次。自觉腹中痞胀不舒,肠鸣有声,所泻皆为不消化之食物。曾服多种止泻药皆不效。后又服某中医之中药20余剂,亦不见效。又更医以消化不良论治,改服山楂、麦芽、榔片等,病更剧。乃诊其脉沉而弱,更见面容憔悴、色黄、无神、舌上黄白苔、舌体胖大,触其腹胀满,按之痞硬,不痛。

处方:炙甘草30克,党参30克,干姜15克,黄芩10克,川黄连3克,清半夏10克,大枣4枚。水煎服,日2次,4剂。二诊:利已止,腹胀消,脉仍沉弱。处方:党参30克,白术10克,炙甘草30克,茯苓20克,桂枝10克,白芍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水煎服,日服2次,4剂,服后病愈。(《六经辨证实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