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装饰”的干细胞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心脏修复

文 / 口腔干细胞网
2018-01-17 09:05

心脏干细胞疗法对于心脏病发作患者来说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但是如何将细胞引导到受伤部位并让他们留在那里仍然是一个挑战。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程柯和他的研究小组利用动物模型进行的一项新的试点研究表明,用血小板纳米囊泡"装饰"心脏干细胞可以增加干细胞在心脏病发作部位的停留的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经过“装饰”的干细胞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心脏修复

双刃剑——血小板

经过“装饰”的干细胞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心脏修复

程柯表示:"血小板就是一把双刃剑。当损伤发生时,血小板可以聚集在损伤部位,有些研究发现,血小板甚至可以诱导内源性干细胞募集在损伤区域;但是,血小板又是引发血栓形成的'罪魁祸首',继发血栓形成是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

通过对血小板的观察研究,程和他的同事想知道是否有一种物质既可以有血小板对受伤部位的定位能力,但不会导致凝血。他们发现,位于血小板表面的粘附分子(一组糖蛋白)在靶向和滞留损伤区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这个团队从这些分子中制造了血小板纳米囊泡,然后用纳米囊泡装饰了心脏干细胞的表面。

特殊的——血小板纳米颗粒

血小板纳米粒就像是血小板的"外衣",具备可靶向的粘附分子但并不会激活血栓形成过程。当研究人员将血小板纳米颗粒装在干细胞表面时,就像是给干细胞装载了一个"GPS"——在不影响干细胞的修复功能的前提下,避免血小板诱导血栓形成,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指引干细胞靶向受损心脏。

经过“装饰”的干细胞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心脏修复

在大鼠心肌梗塞模型的概念验证研究中,研究团队的成员们通过对其进行4周的监测后发现,注射血小板纳米颗粒修饰的干细胞,可以有效增加干细胞在损伤心脏的滞留率,总体而言,血小板纳米囊泡修饰的干细胞组的大鼠心脏功能,比对照组滞留率高20%,并且其修复损伤心脏的能力优于未修饰的干细胞。

在随后的大型动物——猪模型实验中,他们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注射血小板纳米颗粒修饰的干细胞在猪的损伤心脏处有较高的干细胞滞留率,未来还会继续进行后续研究。

展望

总而言之,这一成果拓展对血小板功能的传统认知, 为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疾病提供新的方式。程柯认为,血小板纳米囊泡不影响心脏干细胞的表现,没有任何副作用,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介导其他类型的干细胞以及外泌体,指引它们修复受损心肌。

希望将来能够快点在临床试验中使用这种方法来改善心脏干细胞疗法,造福我们的生活!

经过“装饰”的干细胞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心脏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