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古岩教授|老年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评估与思考
老年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评估与思考
心脏病人接受非心脏手术,其并发症及死亡率显著高于无心脏病者。同样是心脏病患者,接受心脏手术解决了心脏问题,而接受非心脏手术却并没有解决心脏问题,因此手术风险可能更高。其危险性首先取决于心脏病的性质程度和心功能状况,还取决于非心脏病变对呼吸、循环及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其他还包括手术创伤的大小,术后术中的监测条件,麻醉以及术者的技术水平判断处理能力。 王古岩教授通过一个具体的病例,引入本次讲课内容。

01 冠脉血管重建 Vs 非心脏手术
若此病人先行冠脉介入治疗,虽可降低非心脏手术中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但术后需抗凝治疗一段时间再行非心脏手术,胃癌可能出血加重;若先行胃癌根治,则术中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风险高,麻醉医生压力大。02 冠脉支架病人的麻醉问题
2.1 PCI Vs PTCA PCI: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TCA: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单指冠脉狭窄处的球囊扩张; 目前有30-40%的病人经球囊扩张后,冠脉血管回缩,塌陷,痉挛引起心梗,死亡,一般需要同时植入支架。 2.2 BMS Vs DES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s, BMSs):此类型支架植入后可损伤血管内壁,支架表面被内皮覆盖的过程中,平滑肌细胞增生,瘢痕形成,引起支架内狭窄。 药物涂抹支架(drug-eluting stenting, DESs):此类型支架上涂抹的药物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免疫抑制作用,可以抑制内皮细胞过度增殖,降低支架内在狭窄率。但是会延长支架内内皮化的过程,而使支架内容易形成血栓,需要较长时间的抗血小板治疗。目前常用的双联抗血小板用药方案,如图所示:

03 心脏病人的术前风险评估
3.1 心脏危险性分级

3.2 运动耐量—代谢当量评估


3.4 心脏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评估指南

04 冠心病人的麻醉原则
4.1 原则一:避免增加心肌氧耗围手术期的心肌氧耗增加表现为心率的增快和血压的升高,心率增快除了增加心肌氧耗外,还会降低心肌氧供,因为心率增快时左室舒张时间缩短,导致冠脉血流下降,除此之外心率增快还会影响心肌血流的自动调节。有动物实验提示,在心率增快时,心肌欲维持同样多的血流供应,就需要更高的灌注压力。比如在心率为60次/分时,血压90/60mmHg就可以满足冠脉的灌注,但若心率为90次/分时,90/60mmHg可能就难以维持冠脉的灌注。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心率控制在术前安静状态下的水平为宜,或者<70次/分。动脉血压对心肌的氧供、耗平衡起双重作用。因为血压升高增加氧耗,但同时也增加冠脉的灌注压力而增加心肌的氧供,所以血压勿高也勿低。另外围术期血压剧烈的波动对心肌氧的供/耗平衡很不利,因此围术期维持血压稳定非常重要。心肌收缩力对确保心排量至关重要,但是对于术前没有心肌梗死病史,心功能尚好的病人适度抑制心肌的收缩力来降低心肌的氧耗,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对于心功能正常的患者无需预防性使用正性肌力药。4.2 原则二:避免减少心肌的氧供心肌的氧供取决于冠脉的血流量和血氧含量。而冠脉的血流量取决于冠脉的灌注压,这提示我们要将患者的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冠脉的血流量还取决于心室的舒张时间,因为冠脉的血流主要发生在舒张期,因此围术期避免心率增快,不仅可降低心肌的氧耗,而且对确保心肌的血流量也至关重要。综上所述,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应做到以下几点: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