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管理有何新理念?ACC特邀中国心血管专家齐聚畅谈!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ACC是全球范围内心脏病学领域最顶级的专业技术学会,旨在发掘和分享世界各地相关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今年,ACC.21于2021年5月15-17日在线上顺利召开举行。高血压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负担。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对中国高血压专家在该领域做出的巨大努力表示了高度认可,并希望中国专家可以从高血压防治的角度入手,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一次跨国分享与交流。基于此,此次ACC科学年会(ACC.21)特别打造“高血压热点”专场,并邀请中国心血管权威专家向全球分享高血压防治理念。该专场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Daniel Duprez教授担任联合主席,诚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付平教授分别围绕“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的中国高血压管理”、“降压新理念之心血管事件链全程管理”和“慢性肾病(CKD)合并高血压治疗新进展”进行分享。

从源头开始,全程管理心血管事件链
随后,孙宁玲教授从心血管事件链切入,强调高血压是贯穿事件链全程的危险因素,因此血压的控制是重中之重。此外,孙宁玲教授建议高血压管理还需兼顾靶器官保护,甚至是心血管事件链全程干预。然而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对此力有不逮,亟需新的药物打破这一困境。而ARNI可全程干预心血管事件链。CKD和高血压互为因果,
不可忽视任一因素!
付平教授指出,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CK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79.8%、72.4%、68.3%,可见该类患者治疗现状严峻。大咖齐聚,探讨高血压管理临床经验
大会临近尾声,葛均波院士公布了全球第一项ARNI类药物相关的网状荟萃分析结果,旨在对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其他五大类降压药物的疗效。其结果发现,治疗8周后,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降低诊室收缩压、脉压差,以及24小时动态血压收缩压和脉压差方面,均优于五大类降压药。- End -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