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F 2021丨蒋文平教授:人才和技术是推动心脏电生理事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文 / 健康界
2021-05-20 09:36

心脏电生理检查是心脏介入治疗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广泛应用对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挽救了不少患者的生命。

在2021年第二十四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会议上,健康界有幸采访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蒋文平教授,作为中国食道心房调搏技术的奠基人,蒋文平教授追忆了当年的峥嵘岁月,并畅谈心脏电生理的未来发展。

蒋文平教授

健康界:多年来,您一直致力于临床电生理和细胞电生理研究,并在国内首创食道心房调博术,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心脏电生理检查能检测出哪些疾病?

蒋文平教授:当时是1978年,我们国家缺乏相应的设备,我们首先研制了心脏程序刺激仪,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食道心房调搏术。当时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展了无创性的食道电生理检查,患者接受度还较高。有了心脏程序刺激仪这一设备之后才得以开展食道电生理检查,并于80年代初应用于临床。相比最初的食道电生理检查,临床上现在开展的食道电生理检查已经十分精细化,各方面都有改善。

食道电生理检查只能检测出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房结功能异常、旁路传导、房室折返类疾病,阵发性室上速可以经过食道刺激终止其发作。

健康界:心率失常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应当如何治疗?

蒋文平教授:心律失常的范围很宽泛,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引起心律失常的因素也有很多。有时情绪变化可能会引起早搏,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此外,基因变异也会引发某些心律失常性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焦虑、休息不好也会引起早搏,因此并非所有早搏都需要治疗。此外,多数心律失常都是良性的,无需过度担心,且部分心律失常是可以通过介入治疗得到根治的。

健康界:哪些心率失常患者需要做介入治疗?

蒋文平教授:对于一些快速性心律失常,通常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治疗效果因人、因病情而异。例如房室结折返性心律失常,通过介入治疗基本能够根治,但心肌病性室速等即使经介入治疗后仍会复发。因此,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效果并不相同。

健康界:您认为未来心脏电生理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蒋文平教授:心脏电生理的发展方向依赖于器械、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心律失常机理的认识。以房颤导管消融为例,以前的设备不如现在,导致消融时标测不精准,治疗效果也逊于现在。随着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消融技术的改善,导管消融手术的成功率更高,效果更好。

心律失常机理认识的深入,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发展,将推动心脏电生理事业迈向更广阔的未来,也终将受益于更多患者。

健康界:您作为心脏电生理领域的前辈,对年轻医生有怎样的期许?

蒋文平教授:目前,心脏电生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早期开展电生理时,操作相对“粗糙”,不像现在的操作,特别精准,充分体现了“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历史规律。介入心脏病学是心脏领域的热门学科,很欣慰,心脏电生理领域涌现出很多青年才俊,他们是电生理发展的希望。

健康界: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您认为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蒋文平教授:首先要有兴趣。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有兴趣才有动力更加深入地开展工作。其次是时刻学习。医学每天都在发展,医生应不断学习别人的经验,并总结自己的经验。最后是和同事保持和谐的关系。遇到困难时,应及时向同事求助,听取不同的意见,协助共同解决疑难病例。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