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了解脾胃病科相关检查

文 / 鑫瑞诚电子
2021-04-19 00:22

#食管测压

食管测压被认为是检测食管运动功能的“金标准”,高分辨率测压(high-resolution manometry,HRM)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更为直观和准确的固态测压方法,是对常规测压技术一项重大的改进。操作者将导管通过一侧鼻孔插入食道,导管上面带有感受器、电极,通过采用密集分布的压力传感器同步采集整个食管各个通道上的压力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转变为三维空间图像,从而得以仔细分析短暂、复杂的食管运动。检测过程中指导被检查者饮水及吞咽,整个检查过程约1小时。

适应症:

(1)疑有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贲门失弛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非特异性食管动力障碍

(2)系统性疾病伴食管症状,如硬皮病、糖尿病、慢性特发性假性小肠梗阻等)

(3)不明原因的吞咽困难、非心源性胸痛

(4)动力障碍性疾病治疗(药物和手术)的疗效评估

(5)PH或者PH-阻抗监测前LES定位

(6)抗反流手术前排除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

禁忌症:

(1)鼻咽部或上食管梗阻

(2)食管黏膜的大疱性疾病、腐蚀性食管炎

(3)严重而未能控制的凝血性疾病

(4)严重的上颌部外伤或颅底骨折

(5)心、肺功能不全者或对迷走刺激耐受差者。

检查前准备:停用影响食管动力的药物,如促动力药、镇静剂、泻药等1周。检查前6小时禁食禁水。

# pH阻抗

pH阻抗是食管 24小时 pH-阻抗检测的简称,是目前有效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金标准之一 ,常与食道测压、胃镜等联合检查,评估食管工作能力。 pH-阻抗检测技术是用交流电测量电阻,通过比较食管不同部位阻抗值变化的先后顺序,可以客观的检查出是否存在反流、反流速度、反流持续时间以及反流的高度等信息。同时也可以测定吞咽时,食团是否完全传输、排空所需要的时间、排空的速度的信息。操作前需测量身高确定插管长度,导管由鼻腔插管至食道,患者随身佩戴仪器 24小时内正常进餐工作,次日至检查室拔管。

适应症:

( 1)内镜检查无食管炎,但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者

( 2)非典型症状患者(耳鼻喉科疾病,非心源性胸痛,肺部疾病)

( 3)抗反流手术前、后评价

( 4)胃内 pH监测

( 5) 评价抗反流药物疗效

(6)评价药物治疗无效的 GERD患者

禁忌症:

( 1)严重鼻中隔偏曲

( 2)食管有器质性的梗阻

( 3)严重出血倾向

( 4)严重心脏病史

( 5)高血压病史

( 6)有精神性疾病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停用抑酸药一周,检查前禁食水 8小时。

#幽门螺旋杆菌培养/药敏检测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革兰染色阴性螺旋状细菌,胃-口、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是可能的重要传播途径。HP从口腔进入人体后特异地定植于胃型上皮,定植后机体难以自发清除,从而造成持久或终生感染,目前我国Hp感染率仍达约50%。Hp感染几乎均可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症,从无症状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不良(约10%)、消化性溃疡(10%~15%)直至胃恶性肿瘤(约1%),并产生相应临床表现;他还与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关。但目前HP耐药率逐年上升(克拉霉素耐药率为20~50%,甲硝唑40~70%,左氧氟沙星20~50%),经验性用药根除方案往往疗效不佳,还会导致HP耐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药敏试验通过胃镜检查时采取粘膜组织2~3块,对其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以药敏试验结果来指导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

适应人群:对于2年内按照指南标准治疗3次以上失败(包括3次)其中“铋剂四联疗法”至少1次,每次用不同抗生素,疗程10-14天,至少1次14天,每次治疗完成全疗程仍未根除成功的难治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禁忌人群:

(1)严重心脏病如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活动期、重度心力衰竭

(2)严重肺部疾病:哮喘、呼吸衰竭不能平卧者

(3)严重高血压、精神病及意识明显障碍不能合作者

(4)食管、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

(5)急性重症咽喉部疾患胃镜不能插入者

(6)腐蚀性食管损伤的急性期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停用抑酸药及抗生素至少一个月,检查前禁食水8小时。停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华法林等抗凝药至少一周。

#碳-13(C-13)呼气检测技术

C-13呼气试验是国际公认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 “金标准 ”。 C-13是碳的同位素之一,通过口服 C-13尿素胶囊作为示踪剂,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HP)状态下,胃内的 HP会通过分泌尿素酶的方式,水解口服的 C-13尿素,并形成二氧化碳随血液进入肺部。带有 C-13的二氧化碳由气道释出,因此可在感染者呼出的气体中被检测到。由于 C13呼气试验不具有放射性,对人体及环境均无任何危害。广泛适用于所有年龄,包括儿童及孕妇等敏感人群。

检查前准备:检测前建议空腹 6小时以上。停用抗生素、铋剂、质子泵抑制剂等根除 HP药物一个月以上。

#ERCP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照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可通过内镜来解决因结石、狭窄引起的胆管、胰管梗阻,通过改善引流而达到治疗目的,避免了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恢复快,是治疗胆胰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胆总管结石取出术、内镜下支架植入术、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ENBD)进行治疗。由于不用开刀、创伤小,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针对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多提倡尽早行 ERCP,72 小时内的 ERCP 对于胆源性胰腺炎的病程控制十分有利。

适应人群:

(1)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

(2)胆管良恶性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3)胰腺疾病,包括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微结石与胆泥、胰腺分裂症、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胰管破裂和胰瘘、胰腺良恶性肿瘤、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的诊断和治疗。

禁忌人群:

(1)有上消化道狭窄、梗阻,估计内镜不可能抵达十二指肠降段患者

(2)有心肺功能不全等其他内镜检查禁忌症患者

(3)非结石嵌顿性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

(4)有胆管狭窄或梗阻,而不具备胆管引流技术患者

(5)碘过敏患者

(6)精神病患者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8小时禁食禁水;停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华法林等抗凝药一周。

#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 EUS)是基于传统消化道内窥镜平台,结合超声探头开展镜下诊断与治疗的技术。该技术弥补了传统电子内镜只能观察消化道粘膜表面形态,而不能明确粘膜下病变以及消化道外病变性质的不足,可实现对病变立体描述的功能。随着超声内镜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在消化道及胰胆系统诊断中,如粘膜下占位性病变的判别、消化道肿瘤的分期、胰腺病灶的鉴别、胆总管微结石的检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该技术结合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 FNA)或组织芯活检等方法,可进一步实现消化系统疾病的精确诊断。

适应人群:

( 1)确定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起源与性质

( 2)判断消化道肿瘤的侵犯深度及外科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 3)对胆胰系统肿瘤穿刺,提取病理组织

( 4)判断胰管内结石、胰管情况,辅助诊断慢性胰腺炎

( 5)诊断纵膈病变、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

( 6)评估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效果、消化道肿瘤放化疗效果。

禁忌人群:

( 1)严重心肺疾患无法耐受内镜检查的患者

( 2)上消化道大出血

( 3)怀疑消化道穿孔患者

( 4)精神病患者或者严重智力障碍,而不能配合内镜检查者

( 5)腐蚀性食管炎、胃炎的急性期患者

( 6)明显的胸腹主动脉瘤患者

( 7)脑卒中急性期患者

( 8)高血压患者血压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 9)凝血机制障碍及出血倾向患者

( 10)高度脊柱畸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一区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一区(原消化内科)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董建华院士、殷凤礼教授、田德禄教授等知名专家于1980年率先把消化内科设为独立科室,开创了中医消化内科建科的先河。本科室作为中医内科重点科室之一,是脾胃病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北地区中医肝病区域诊疗中心、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是世界中联肝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挂靠单位。

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发展,目前科室设病床33张以及门诊、胃镜室、13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室、中医综合治疗室。在胃肠病方面,可开展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等专科检查,尤其近年来消化内镜技术快速发展,目前除了常规开展普通胃镜检查、无痛胃镜检查,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可实现内镜下早癌筛查(染色内镜、高清及放大内镜、超声内镜)与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术、上消化道狭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在肝胆疾病方面,可开展经内镜胰胆管造影术、肝脏弹性测定。科室开设了功能性胃肠病、消化系统疑难疾病、代谢异常综合征等专科门诊,以及肝胆胰中医特色门诊,开展了中药脐敷、中药泡洗、耳穴压豆、肝病低频脉冲治疗、红光照射、中药离子导入、皮内针、药枕、中药膏膜等一系列中医特色诊疗项目。

专科形成了一支有影响力的专家团队,擅长诊治慢性肝病(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前病变、肝癌等)、慢性胃病(慢性萎缩性胃炎、难治性溃疡及胆汁反流性胃炎)和慢性肠病(慢性结肠疾病、功能性肠病)。科室承担了慢性胃病及慢性肝病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历年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培养了一批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发布了中医药诊治慢性乙型肝炎行业标准,制定的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向全国。针对上述消化系统疑难疾病,形成了具有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诊治方案,开发出系列院内制剂,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科室已形成从博士、硕士生导师等高级职称医师到住院医师年龄结构合理的医师队伍,以及经验丰富的护理团队,被授予国家临床研究基地研究型科室。科室坚持临床、教学、科研协同发展,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审核:杜宏波

李文杰

审阅:龚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