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陈韵岱教授讲述心脏保护经验!丨附视频

文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2021-04-13 19:37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周“心”闻,尽在掌握。 《心闻周刊》陈韵岱教授解读ACS介入围术期心脏保护关键技术

《心闻周刊》由中国心血管远程教育学院CCA TV、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全平台首播,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APP、医师报循环频道、医学界心血管频道、健康界心血管频道、国际循环联合播出。“国际心研究”主要内容载脂蛋白B(ApoB)可能更好地预测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的死亡风险:近日,JACC发表的来自哥本哈根普通人群研究的分析显示,高ApoB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经他汀治疗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肌梗死风险增高相关,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之无关。与LDL-C或非HDL-C相比,ApoB是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更准确的标志物,同时ApoB也比LDL-C更能准确地预测心肌梗死的风险。近红外光谱仪(NIRS)+血管内超声可识别高风险斑块与患者:3月13日,LANCET发表PROSPECT II研究最新结果。结果显示,NIRS测量的高脂质含量斑块和血管内超声测量的高斑块负荷病变,均为病变相关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同时满足高脂质和高斑块负荷的病变,发生MACE的风险是其它病变的11.3倍。最新临床研究不支持用Omega-3脂肪酸和维生素D预防房颤:3月16日JAMA在线发表了一项临床试验结果,验证了Omega-3脂肪酸和维生素D对房颤预防的作用。然而结果显示,在超过5年的中位随访时间里,Omega-3脂肪酸和维生素D并没有比安慰剂更进一步降低新发房颤的风险,因此研究结果不支持使用以上任何一种药物作为房颤的一级预防。GORE REDUCE研究五年结果发布:3月12日,NEJM发表GORE REDUCE研究5年结果,患者随机分为PFO封堵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组和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组。随访5年,相比单抗血小板组,封堵组患者再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下降69%,未出现与装置或手术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但封堵组房颤发生率增高。没有标准可调危险因素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死亡率更高,女性更明显: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被称为“标准的可改变的心血管风险因素”,但是很多心肌梗死患者其实并不具有这些风险因素。3月9日LANCET杂志发表的来自瑞典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中长达12年随访的回顾性分析显示,与至少具有一种风险因素的个体相比,在无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发生STEMI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并且这种风险的提高在女性患者当中尤其明显。脂蛋白a[Lp(a)]与60岁以下患者大动脉粥样硬化卒中病因和卒中复发相关:EHJ发表了BIOSIGNAL队列研究分析结果,研究共检测173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症状发作24h内采集的血浆样本Lp(a)水平。结果显示,对<60岁或者有明显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白种人而已,Lp(a)升高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卒中和复发性脑血管事件风险独立相关。“行业心动态”主要内容3月16日,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公布了即将于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科学年会(ACC 2021)上发布的最新临床试验和特色临床研究清单。其中最新的临床试验会议将探讨缺血性心脏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电生理、心力衰竭和心肌病等领域的最新研究;特色临床研究会议将为探索有关全球心脏病发作照护、COVID-19以及临床医生身心健康的新科学进展提供独特的机会。3月18日,欧洲心力衰竭协会(HFA)、欧洲心血管影像协会(EACVI)、欧洲心律协会(EHRA)和欧洲心脏病学会经皮心血管介入治疗协会(EAPCI)多个协会联合发布了心力衰竭患者继发性二尖瓣反流的管理声明。这一联合声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心脏团队的评价管理实用方法,以帮助临床和影像学评估,进行更优化的药物和器械治疗。近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影像学组联合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影像学组发布了《中国成人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检查专家共识》。共识列出了各种瓣膜病的严重程度基本评估与分级标准及诊断流程图,并针对特殊情况给予了推荐。国内企业自主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第三代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为急需心脏移植的患者带来了一线希望。人工心脏可以作为永久替代装置或者等待心脏移植的过渡装置。据报道,这颗人工心脏重量不到180克,大小和乒乓球类似,重量与手机相当。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力衰竭学组联合中国心衰中心联盟专家委员会共同制定了《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质量评价和控制指标专家共识》。共识中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测量、利钠肽测量等16条心力衰竭医疗质量评价和控制指标,以解决心力衰竭患者门诊连续性诊疗的问题,推动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的开展,缩小临床实践与指南的差距,从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近日《2020中国动态血压监测指南》对2015年发表的“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详细介绍了动态血压计的选择与监测方法、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判定与临床应用、动态血压监测的适应证、特殊人群动态血压监测、社区动态血压监测应用及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展望,旨在指导临床实践“每周心评论”内容概要3月10日,中华医学会公布了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名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教授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围术期心脏保护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获得二等奖。本期我们特别邀请陈韵岱教授对此项目进行解读。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