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吃药,早吃晚吃差别很大!睡前这把药吃不好,心脏病加中风

文 / 霞姐的生活
2021-03-13 01:06
高血压吃药,早吃晚吃差别很大!睡前这把药吃不好,心脏病加中风

有些科普文章会提到高血压患者夜间不宜服用降压药,理由是睡前服药容易诱发脑血栓和心梗。有些人就睡前停止服药,没想到到来一系列的麻烦。

由于人体生物钟的作用,正常人群和大多数高血压病人,24小时内血压波动很大:入睡后2小时,血压可比白天降低约20%;夜间2~3时,血压降到一天中的最低点;至凌晨,血压又呈现上升趋势;上午8~9时,达到高峰;

夜间是否需要服药

如果患者想确定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可到医院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明确类型。如果没有条件,可请家人夜间每两小时帮忙测一次血压,以确定是否需要夜间服药。

夜间(晚22时至次日6时)血压较白天下降大于10%的高血压被称为勺型。这类高血压患者夜间确实不宜服用降压药,否则2小时后达到药物高效期,可能导致血压大幅下降,影响心、脑、肾等脏器供血,使血流变缓,脑组织供血不足,血液凝固性增高。

尤其是老年人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内膜粗糙,更易形成血栓,阻塞心脑血管而发生缺血性脑中风,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和心梗。对于这类病人,建议每天末次降压药安排在睡前3~4小时。

夜间必须吃药的患者有哪些

部分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不降或下降幅度极小,这种血压波动类型被称为非勺型,特别多见于严重高血压,有心、脑、肾等器官损害,或严重失眠和部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这部分患者血压昼夜波动幅度减少或消失,夜间血压持续在较高水平,会使心、脑、肾血管长期处于过度负荷状态。

如果夜间不服用降压药,血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引起慢性损害,甚至诱发心脏病和中风。这类人就有必要在夜间服用降压药。

即使血压表现为夜间下降的正常规律,但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血压暂时升高,如情绪激动、熬夜、失眠等。此时,应及时测量血压,并与平时夜间血压作对比,必要时可临时服用1次降压药,剂量为白天单次的一半。

多喝水常清血管

生活中想要清洁卫生,最需要一样便是水,多喝水能够稀释血液,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还能够加速人体代谢血脂,排出毒素垃圾,清洁血管。而在加入芒纯子这一清血管的植物后,作用会更好。芒纯子中含有硒元素、类黄酮、胆碱等多种元素,能够清洁血管,修复受损细胞,被称为血管的“清洁工”。

研究发现,硒元素能够减少血脂氧化对于血管的损伤,同时还能够调节血脂,清理血管垃圾,防止血管堵塞,胆碱能够和血脂相结合,方便人体代谢,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类黄酮则能够促进受损血管壁细胞细胞膜的修复,软化血管,增强血管弹性。

每天一杯芒纯子来越软。

总结

因此,夜间要不要服降压药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患者之间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加上病情、病程、脏器损害程度和并发症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特别是夜间血压变化,决定如何服用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