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天气谨防急性心肌梗死,别让低温成“杀手”!
心血管中心门诊信息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17:00
冬天一直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如果在极寒的天气下进行中高强度运动,比如滑雪,则更增加了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
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如果抢救不及时,可能几分钟就失去一条生命,即使送到医院,也不能百分百保证抢救成功。
图片来源:bigstock
所以,在极寒的天气下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尤为重要。所谓“上医治未病”,说的就是未病先防。
01
为什么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很多人认为“没有症状、心电图正常、每年常规体检正常,自己的心脏就是健康的。”正是这种认知误区,才导致了那么多所谓的“以前身体健康,突然就得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说法。
从医学科学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猝死”,凡是“猝死”一定有原因,只是我们没有搞清楚而已。
图片来源:bigstock
1
冠状动脉(心脏表面的动脉血管)长了斑块(血管内壁上的隆起,就像一个饺子,血管内膜是“饺子皮”,里面包着“饺子馅”-脂质);
2
当斑块长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外界诱因(寒冷、运动、情绪激动、劳累、吸烟、饮酒等)的作用下,“饺子皮”破裂,里面的“饺子馅”-脂质成分流出来;
3
分流出来的脂质激活了人体的凝血系统,迅速的在血管内部形成了血栓,堵塞了血管,导致心肌坏死;
4
如果不能及时开通血管,心肌就会持续坏死,甚至心脏破裂、室颤而导致患者死亡。
而这种冠状动脉的斑块大部分是没有症状的,常规体检也查不出来,所以不被重视,而一旦发生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则后果不堪设想。
02
如何筛查这种隐匿的斑块
那么,如何查出来这种隐藏在冠状动脉上的,没有症状的斑块呢?
1. 医生评估风险
要让心内科医生对自己的心血管病风险进行评估,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询问,包括症状、体征、家族史、吸烟史、既往检查结果、血脂、血糖、血压情况等等。
然后综合评估,给出心血管风险的评级,通常分为低、中、高三种类型。对于中、高风险的人群,建议做心血管病的专科检查。
图片来源:bigstock
2. 运动平板检查
运动平板检查非常重要,对于40岁以上的男性,50岁以上的女性,或者准备去寒冷地区旅游或者进行中高强度运动的人群,一定要做此项检查。
这是筛查冠状动脉是否有容易破裂斑块的非常简单的检查手段。推荐每年常规体检中增加此项检查。
3. 影像学检查
冠状动脉增强CT和冠状动脉造影是检查冠状动脉斑块的最直观的检查方法,但是这两种检查需要注射含碘的造影剂,需要在X线下进行,对身体有一定的辐射,除非必要时,一般不作为常规体检的项目。
图片来源:bigstock
另外,造成“心源性猝死”除了急性心肌梗死外,还有心律失常和心肌病,后两者需要长程的心电图监控、心脏彩超或者心脏核磁共振来排除。
03
去寒冷地区旅行的注意事项
●对于准备去寒冷地区或者进行中高强度运动的朋友们,如果有条件,建议先做心脏健康体检,如果有异常,权衡风险再做选择,在医生指导下科学运动、安全运动。
●准备去寒冷地区的朋友,最好随身携带电子血压仪(即使没有高血压),发病时候测量心率和血压;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以及其它由医生开具的心脏急救药物。
图片来源:bigstock
●在心脏不舒服的时候,先测量血压和心率,并联系医生,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急救药品。
●另外,如果组织运动或者赛事的机构能配队医和携带AED最好。
急性心肌梗死其实可防可控,最最重要的是:每年到心内科做专科体检!
医生介绍王德昭
心内科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学博士,师从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华琦教授。曾在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工作,并在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熟练掌握各种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各种心脏瓣膜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临时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技术。
◆ 王医生拥有近20年的临床实践经验。除了专注于临床工作,王医生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高血压防治计划(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支撑项目等。此外,王医生还在著名医学期刊,如《Scientific Reports》、《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过70余篇学术论文,同时他也是《Coronary Heart Disease》、《中国民康医学》、《临床与病理学杂志》等杂志的编委及审稿专家。
◆ 王医生是中华医学会北京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老年高血压分会理事、北京市冠脉介入质控组专家成员、北京中青年冠脉介入沙龙成员、北京心律失常联盟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预防与康复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