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34年,曾因心梗入院!87岁依旧康健,4件事医生都服气

文 / 家庭与生活报一点号
2021-02-05 00:24

昨天科室来了位老人,这位老人已经有87岁高龄,陪同来的是老人的女儿,老人姓孙,这次来是复查身体。看完体检结果,医生都不禁称赞老人的身体健康,血脂水平、血压以及血糖都达标。

孙婆婆现在住在女儿家,女儿的膝关节受损,她经常帮着女儿料理家务活,照顾女儿的起居。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今子孙满堂,生活幸福。

老人在53岁时曾因心脏有压榨样疼痛被送医治疗,被诊断为急性心梗,医生实施支架治疗,最终挽回生命。如今,老人身体愈发健康,精神矍铄。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危险因素以及药物治疗,可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冠心病相关的不良事件。

孙婆婆回首这几年的治病经历,她总结出4条经验。

1、积极面对生活,心态乐观

孙老说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每天生活在惶恐中,原本不严重的病情也会迅速发展。未来的事情我们控制不好,但是可以保持一个乐观心态。

冠心病不是绝症,临床统计发现很多长寿老人都有冠心病病史,所以,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千万不要自暴自弃,有一个好心态至关重要。

2、科学治疗,坚持吃药

支架手术后,孙老一直主动配合检查治疗,拿吃药这件事来说,自从确诊后,医生给开了很多药,每次都要吃一大把,但孙老并没有抱怨过,而是坚持下来。而且还打趣地说自己是个“药罐子”。

刚开始吃药时,吃的是比较便宜的硝苯地平,但出现了头痛、面红的症状,考虑为副作用,医生换了缬沙坦,并告诉她一天吃一次就行。后来头晕症状消失,血压一直达标。

市面上常用的降压药有5种类型,包括地平类、沙坦类、普利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在初始用药时,医生往往是单药治疗,小剂量服用,然后再随着病情的进展慢慢调整。比如孙老使用地平类降压药,一些人会出现脸红、头晕头痛的症状,可以考虑停药或者换药,但一定要遵医嘱用药。

在用药方面,有的患者常常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拒绝吃药或者擅自停药,这些做法是很危险的。对于所有慢性病,药物治疗是根本。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这些心血管疾病大多是不可治愈的,甚至要一辈子吃药治疗。

3、运动也是一剂良药

孙老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平时还喜欢散步、广场舞,出门很少坐车,无论买菜还是去商场一定要步行过去。

很多心脏病患者不敢运动,特别是做完支架手术后更不敢运动。这对于病情的恢复是很不利的。但心脏病患者也不要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运动应该根据个人病情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运动强度可以选择中小强度即可,运动时要注意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发现不适,立即停止。

4、饮食是把双刃剑

食物一方面给我们提供营养,但是如果营养过剩,就会给身体造成很大的负担。孙老年轻时非常喜欢吃肥肉,患病后,医生让她饮食清淡些,尽量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一个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冠心病的发展,还能帮助管理好血压、血脂和血糖。冠心病患者要坚持低脂、低盐、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平时少吃油炸食物、动物内脏以及加工肉类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粗粮。

孙老的这4个经验,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其实真正做起来也不容易。之所以她能做到,也得益于她的谨慎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