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梗、猝死?可能不是突发的,无症状心肌缺血了解一下

文 / 育儿知识育儿健康大全
2021-02-04 18:43

在这几年经常性听到某某突发心梗、某某猝死等新闻,“突发”二字一下子就蒙住了所有人。

就像2021年初,《巴啦啦小魔仙》25岁主演孙侨潞深夜心梗猝死、韩国33岁主持人金柱永因心脏猝死在家中的事件。

他们生前都没有任何的心脏病症状,甚至可以说身体看着非常的健康。但心梗的发生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沉默杀手”——隐秘性或无症状心肌缺血

隐秘性或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没有任何胸闷、胸痛等心脏病相关的症状,无声无息侵袭着我们的心脏,所以常常被很多人所忽略。

只有当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时,才有可能发现,但往往这时心肌缺血已经相当的严重。而猝死,就是其首发临床表现。

因此隐秘性或无症状心肌缺血是造成30~40岁之间的中青年突发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与有症状心肌缺血相比,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并发症的几率更大。

而隐秘性或无症状心肌缺血,偏爱这几类人

事实上,无症状心肌缺血也不是完全就没有症状,而是这些患者对疼痛敏感度较低,疼痛耐受度高,神经敏感性降低。即使出现了一些胸痛症状也很容易被忽略掉或是被掩盖掉。

而这几类人是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高发人群:

1、60岁以上老年人

即使没有其他慢性病,老年人也是较容易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高发人群,这源于心脏机能的下降,疼痛神经敏感性降低,另外老年人运动量减少,因此不易诱发疼痛的出现,因此很难发现。

2、压力较大的中年男性

长期高压状态下,身体机能下降,便容易诱发一些疾病的发生。而中年男性是一群处在高压下的人群,顶着生活以及工作等压力,加之身体机能也处在下降阶段。

因此这样一群人,早就被无症状心肌缺血给盯上了,看着平时没什么症状,但是一旦突然的情绪激动或是外部的一点推力,就极有可能会引发急性心梗、猝死等事件的发生。

3、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以及慢性肾衰人群

像三高人群,一直都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重点人群,而他们多数对疼痛的敏感度不高,并且这些疾病本身就是诱导冠心病发生的温床。

除了上述3大类人群,左心室肥大、肥胖以及吸烟人群,父母有冠心病病史的人群,也是隐匿性或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高危人群。

如何发现隐匿性或无症状心肌缺血?

隐匿性或无症状心肌缺血,确实是不易察觉,但是也不是完全不能发现。大部分的隐匿性或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是在体检或是就诊其他疾病过程中发现的。但对于高危人群,即使没有发现,也应该主动出击,定期进行相关的心脏功能检查。

但体检中常规心电图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对于隐匿性或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上是利用动态心电图跟常规心电图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是否出现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时间较长,能够有效捕捉到异常的心电活动以及静态动态时的ST-T段的变化,是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等心脏病的常规检查手段。

诊断标准是:ST段下斜型≥ 1 mm 并延至J点后 80 ms、水平型,持续时间≥ 1 min,间隔 ( 两次发作间 )>5 min 时,并且没有心绞痛记录,则可判断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对患者无创,操作方便,是发现冠心病的常见检查手段。

对于隐匿性或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高危人群,就可以在定期体检时添加动态心电图检查项目,以判断是否出现心肌缺血,从而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出现突发性心梗、猝死等严重事件的出现。

而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哪个年龄段,如果出现无缘无故的胃部灼热感、恶心呕吐,或是在没有任何负重劳力活动情况下,容易感到疲劳,浑身乏力,但是又找不到原因时,就需要警惕心肌缺血的出现。

参考资料:

1、无症状心肌缺血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研究——吉林医学,2019年1月第40卷第1期

2、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效果对比——杨时煌,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