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心慌和预防呢?

文 / 愉悦的心态
2021-01-19 19:01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出现一些心慌的状况,但是知道心慌的原因的人很少,所以也就导致了对于心慌的预防和治疗没有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那么心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心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心慌的原因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常见的是心动过速,其中又以窦性心动过速为。如果老年人心率过快,易引起心绞痛发作;对于一般人,时间长了可引起心功能减退。常见的窦性心动过速原因有以下一方面:

运动:特别是激烈的运动,可产生心动过速,但运动后经休息可迅速恢复,不属病态,无需治疗。

发烧:可引起心跳加快。大约体温每升高l℃,心率将增加10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常伴有易出汗、失眠、情绪不稳定、血压增高等。

贫血:长期贫血者往往由于红细胞及血色素含量降低、机体携氧不足,引起心悸。

惊吓、恐惧、情绪激动:机体受到突如其来的外界刺激,可出现心慌。

缺氧:体内缺氧,如身处高原,空气稀薄,氧含量低,或患慢性肺部疾病,心脏会出现代偿性反应,引起心跳加速。

心肌炎:常在感冒或者腹泻后两周左右出现心慌(为心肌炎的重要表现之一),这是病毒或机体免疫反应引起的心肌病变。推荐阅读:为什么会心慌 心慌是什么原因

甲亢:此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机体代谢旺盛所致。而心动过速是甲亢的常见症状之一,因此病人要引起注意。

血容量不足:由于各种原因,如失水、失血、休克,必须要针对原发病采取有效的治疗。另外,补充体液、输血、提高血压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急救措施。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常见的有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等,特别是当出现心力衰竭时,更易引起心率加快。


二、心慌宜于哪些症状混淆

心慌伴消瘦、腹泻

老年人甲亢起病隐匿,与年轻人甲亢的典型症状不太一样,多数以心律失常、高血压、食欲减退、腹泻、消瘦等心血管和胃肠道症状为主。

心慌伴乏力、面色苍白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全身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心血官系统的表现),其症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普通的自觉症状是心悸、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面色苍白和全身乏力等,还有容易激动、失眠、多汗、发抖、眩晕、多梦等表现。

心悸伴高血压

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心悸、头晕、头痛、血压高,应考虑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悸。若既往无高血压病史,阵发性血压升高,心悸则与嗜铬细胞瘤有关。

心悸于饭后3小时以后出现

心悸于饭后3小时或空腹时出现,伴头晕、饥饿感、出冷汗,应考虑低血糖,对于那些已经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是否药物过量引起的低血糖反应。

发热、咽痛后胸闷、心悸

先有发热、咽痛等症,3周后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应考虑心肌炎。


三、心慌如何预防

一是要保持乐观心态。

心慌患者要正确对待自身的疾患,要心胸开阔,心态平和,保持稳定的情绪,不能因为患了心率失常而整天坐卧不安,要放松心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不要过度紧张,一旦精神过于紧张,往往会诱发心慌。

二是要注意规律生活。

对于心率失常的患者而言,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尽量避免熬夜,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要适当的进行锻炼,避免过度劳累,要戒烟戒酒,少喝浓咖啡、浓茶,饮食要注意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暴饮暴食。

三是要坚持科学用药。

对于心慌的病人来说,服用药物进行疾病的治疗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心慌患者服用药物一定要在大夫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不能自行更改剂量,不能自行更换药物,要知道,自行服用药物,往往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会导致心率失常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必须要按照大夫的医嘱服药,并要注意观察用药之后的不良反应。

四是要尽量避免诱因。

要更好的预防心率失常的反复发作,避免诱因是根本,对于情绪易激动的患者,家人要注意避免惹其生气、上火;对于因各种疾病引发的心慌,要注意及时的进行疾病的治疗;对于因服用药物不当引发心慌的,要注意科学合理服用药物;对于因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引发的心慌,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


四、心慌需做哪些检查

心慌与气急很相似,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多由缺氧、情绪紧张等引起气急。而健康的正常人紧张时也会有心慌症状。

发现心慌时,应做胸部x线、心电图、心脏超声或心肌酶等检查,先排除心肺等病理性与器质性的病变,如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则不必太担心,多为神经功能性症状。

心慌是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表现,其中有一部分心悸的患者并无器质性病变,因而病史对于心慌的诊断尤为重要。

总结: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心慌的原因有哪些了吧,从而对于心慌的预防是不是也都有所了解了呢?在现实社会的状况下,有很多人顾不及自身身体的调理,但是也要注意到日常生活的健康和检查,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