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与心血管疾病“狼狈为奸”?——为何得了肿瘤却死于心脏:肿瘤心脏病学MDT科普第一期

文 / 拓麦TalkMED
2021-01-15 09:42

为何得了肿瘤却死于心脏

【第一期】

癌症与心血管疾病“狼狈为奸”?

关“心”则乱?谈“癌”色变?癌症与心血管疾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疾病其实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复旦中山肿瘤心脏病学MDT团队在葛均波院士的指导下成立,主要负责人程蕾蕾主任医师将在本栏目中为大家带来癌症与心血疾病的最新科普。

癌症与心血管疾病

”狼狈为奸“?

无论恶性肿瘤还是心血管病,都涉及庞大人口基数。在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7.5人确诊为癌症。

而心血管病的危害也不容小觑,我国现有冠心病、高血压等患者近3亿,每10个因病致死的人中就有4个心血管病患者,可谓“每家都有心脏病”

在老百姓的印象里,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是两种毫不相关的病变。

但实际上,它们狼狈为奸,很多人因为心脏原因而对肿瘤束手无策,甚至只能眼睁睁地任由病变肆虐!这是因为,随着肿瘤诊治水平的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既往视为洪水猛兽的癌症,也逐渐变成一种能够长期存活的“慢性病”

复旦中山心内科曾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位70岁的江苏患者因心力衰竭来到我院,在诊治过程中,发现他同时罹患心脏瓣膜病、冠心病以及胃癌。

该胃癌患者必须尽快手术切除,并采用化疗药物加以控制。但是,面对病人衰退的心脏功能,外科医生考虑再三,依然犹豫不决。众所周知,外科手术过程,尤其是全身麻醉,对心肺功能是很大的挑战。

这个病人身患多种心血管病变,万一在台上发生意外,那可怎么办?而且,病人由于冠心病植入支架,一直在服用拮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而肿瘤开刀强调止血,这两者如何协调?但癌症如同洪水猛兽,这例患者的CT检查提示胃部肿块附近已经有淋巴结转移。

肿瘤治疗刻不容缓,如何打开进退维谷的局面?

肿瘤心脏病学的应运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病例十分常见。

现在,在这个基础上,应运而生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国内很多医学中心,也逐渐开设“肿瘤心脏病学”联合门诊。这个学科,就是要给合并罹患肿瘤和心血管病的患者,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

该学科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涵盖以下四个方面:

01

首先,针对恶性肿瘤的化疗、放疗以及当前非常热门的靶向治疗,都不可避免会引发心脏毒性

譬如,有些化疗药会诱发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有些会引起重症心肌炎,有些会导致心力衰竭,有些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

而放疗会损伤心脏冠状动脉血管,使得病人的冠心病发病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

而这些因为治疗肿瘤而带来的副作用,大部分人、甚至医务工作者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别提进行有效监测和采取保护措施了。

02

再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原本就有心脏病的人发现恶性肿瘤的情况屡见不鲜

比如上述已有冠心病、又发现得了胃癌的病人,他们在治疗的时候难度大大增加。尤其是冠心病,植入支架之后,还需要继续服药。

因为冠状动脉支架只是解决狭窄最严重的血管问题,病人本身仍然存在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所以,冠心病哪怕放了支架,还需要继续进行药物治疗,其中有一类药物就是拮抗血小板凝集的,使得凝血过程变慢。但如果这时病人因为恶性肿瘤而选择手术的话,手术中需要止血就要停服拮抗血小板的药物。

而停服心脏药,心肌缺血甚至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又会增加。

这时候,该如何权衡和考量?

03

第三,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这一对“黑风双煞”具有不少共同的发病因素,比如吸烟、不良饮食习惯、抑郁情绪等,可以联手进行防御。

04

第四,心脏本身发生肿瘤虽然比较少见,但也需要提高认识

可以见得,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已经进入到“临床交汇”的时代!

接下来的几期内容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关于癌症患者心脏病风险的科普内容。

复旦中山

肿瘤心脏病学MD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学团队整合了实力雄厚、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秉承“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对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血管毒副反应和合并的心血管病变开展多学科讨论,开设了华东地区第一个“肿瘤心脏病学MDT门诊”。

肿瘤心脏病学MDT团队集体照

复旦中山肿瘤心脏病学MDT门诊对每一例病人在其临床全面理化检查的基础上,采用心脏超声新技术无创、定量评估心功能改变,同时结合其它检测手段,整合出最符合患者自身情况的个体化诊疗建议,对肿瘤患者在治疗前精准评估心血管风险、治疗中及时甄别和处理相关心脏损伤和共病情况、并在长期随访时对肿瘤患者的心血管病变进行保驾护航。

复旦中山肿瘤心脏病学MDT团队以“早期精准检测”“药师全程配合”“患者多病种全”“强大专科基础”四大特色赢得了患者的信赖,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科普栏目由复旦中山肿瘤心脏病学MDT团队葛均波院士指导,MDT团队主要负责人程蕾蕾主任医师原创。

葛均波 院士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泛血管医学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泛血管基金理事长,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理事会理事,美国心脏病学会国际顾问,世界心脏联盟常务理事。

长期致力于冠状动脉疾病诊疗策略的优化与技术革新,在血管内超声技术、新型冠脉支架研发、复杂疑难冠脉疾病介入策略、冠脉疾病细胞治疗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成果。

程蕾蕾 教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医师

擅长疑难心血管病变的超声诊断及心内科疾病的诊治。研究方向为肿瘤心脏病学。牵头开设华东第一个“肿瘤心脏病学MDT门诊”。

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肿瘤心脏病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心脏病学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肿瘤药物安全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以及《Cardio-Oncology》国际编委等。担任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副秘书长。

加入三七二十医温暖大家庭,第一时间了解科普好文,参与精彩活动,还可在群内提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