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预防心脏性猝死的“神器” |理中归元

文 / 普唯尔热心肠
2020-12-21 19:04

要问心内科医生最怕遇见什么样的患者,答案十有八九是“心脏性猝死”。正是这种疾病,夺去了演员高以翔年轻的生命。

所谓心脏性猝死,就是心脏病导致的心脏骤停伴意识丧失,发病前可以没有任何先兆,如果不及时抢救,多于1小时内死亡。

我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每年我国“心脏性猝死”发患者数超过54万人,也就是说,每分钟都可能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这个数据真的很沉重,其实,悲剧完全可以避免上演。

夜半惊魂:与死神擦肩而过

35岁的徐先生是一位IT精英,在他的家族里,曾有多人不明原因猝死。年初体检时,徐先生被查出“心脏病”。他立刻来到医院心内科就诊,经过医生评估,确诊为“肥厚性心肌病”,并且有猝死家族史,属于猝死高危人群。

医生建议他植入体内自动除颤仪,然而徐先生对手术顾虑重重,觉得自己年纪轻轻、身体底子好,签字拒绝了除颤仪的安装。半年后,徐先生又回到了门诊,“抱着侥幸心理总不是办法,生命赌不起万一,我决定听医生的”。

医生为他成功植入了体内自动除颤仪(ICD。这个小机器具有远程监测功能,它会把异常的心跳和除颤治疗等信息传输到特定的服务器并报告医生,医生可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

植入除颤仪后的第3个月,远程监测系统记录到报警事件:体内除颤仪检测到了夜间睡眠中的他突发了室颤,立刻予以除颤,把他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

抢救黄金4分钟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维持我们血液循环的“泵”。各类心脏病之所以会导致猝死,大部分是由于心脏功能变化,引发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导致的。这种心律失常极其危险,是令医生闻之色变的“恶魔”,会使心脏无法产生有效射血,就如同“水泵”出了故障——虽然在工作却不能泵水,如不进行抢救,患者将很快死亡。

这种情况,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电击除颤,让心脏短时间内“重启”,恢复有效的跳动,并且越早进行电击除颤,抢救成功率越高。

医学研究表明,除颤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下降7%~10%。在心脏骤停发生1分钟内行电击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而5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9~11分钟后约10%,而超过12分钟则只有2%~5%。

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医学上有“黄金4分钟”之说。

然而,多数心脏停跳都发生在院外,这使得很多人错失了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美国在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普及的情况下,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仅为5%,而我国则不到1%

预防心脏性猝死的“神器”

既然影响生存率的最关键因素是抢救时间,那么我们就该与时间赛跑,针对高危心脏性猝死患者,在体内植入自动除颤仪,一旦心跳骤停立刻除颤。

体内自动除颤仪(ICD是一种特殊的起搏器,埋在皮下,通过导线连接到心脏,可以检测心脏的跳动情况。它就像个随身携带自动除颤仪的“小医生”,当患者发生室速、室颤等致命性心律失常时,它能第一时间判断并给予电击除颤治疗,消除恶性心律失常,保障生命安全。

此外,体内自动除颤仪可以远程监测,记录患者的心跳情况并及时传输到医院,医生可以尽早了解患者的心跳情况和除颤仪的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年轻人为何会倒下?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成为“流行病”,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率持续升高,低龄化趋势明显。同时,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缺乏运动、熬夜、作息不规律等,也使年轻人的健康“危机四伏”。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已屡见不鲜。

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欧美的统计数据显示:80%的心脏性猝死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的,其中75%有心肌梗死病史;各种心肌病引起的心脏性猝死占5%~15%,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这是35岁以下猝死患者的主要病因。

在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病史的人群中,尤其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引起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离子通道病:一组遗传性心律失常病,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依赖性多形性室速、短QT综合征等。

心脏离子通道病以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为特征,是因编码心肌细胞各主要离子通道亚单位的基因突变导致了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多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有家族性倾向或散发,患者平时无症状,发作时多数具有特殊心电图表现,不伴心脏结构解剖学异常,猝死率极高。

四道防线,“拦截”心脏性猝死

其实,再可怕的疾病,我们也是有办法去防治,以下就是理中归元总结的四道防线:

首先,应当养成常规体检的好习惯,“三高”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将这些危险因素对心脏、血管的损害程度降到最低;

其次,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低盐、低脂饮食,作息规律、不熬夜,坚持参加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这也是理中归元一直强调的重点;

第三,若体检发现心电图异常,应及时去心内科就诊,必要时做进一步检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隐患;

第四,有晕厥病史或有心脏性猝死家族史者,应咨询医生,必要时行基因检测,明确是否存在离子通道病。离子通道病引起的猝死大多发生于年轻人。心脏骤停幸存者、存在基因突变、经电生理检查证实有恶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应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植入体内自动除颤仪(ICD)。ICD可以在十几秒内自动识别室速、室颤并及时电除颤,是目前防治心脏性猝死的最有效方法

那么,哪些人需要体内自动除颤仪?

1.发生过室性心律失常、心跳骤停而幸存的患者。

2.急性心肌梗死等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

3.心脏增大、射血分数低于35%的心衰患者。

4.有猝死家族史的心肌病患者。

5.经医生评估认为存在高危猝死风险的其他情况。

从目前的数据看,心脏性猝死的院外生存率低于5%,是一种高致死率的急症,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让更多的居民接受专业的心肺复苏培训,并在公共场合配备体外自动除颤仪(AED),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符合条件的患者,更是要及早植入体内自动除颤仪(ICD)。在这种疾病面前,年轻,也不是“保护伞”!


参考资料:

1、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J].中国循环杂志,2015,31(6):521-8.

2、郑明奇,刘衍恭.心脏复极异常和心脏性猝死[J].实用心电学志,2016,25(4):229-23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