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心脏表示它有点“紧张”

文 / 儿童的健康成长
2020-12-15 19:03

有位年轻的读者私信暖教授说,自己是一名中学生,一直身体健康、也没有心脏方面的家族病史,但是不时感觉自己“心脏像是要从胸腔里跳出来”,尤其在忽然被点名回答问题之后……这会不会是心脏疾病隐患?

这位读者描述的感受,其实学名叫做“心悸”。

01

心悸是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

心悸是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常被描述为心脏快速有力的跳动、心脏停搏感、心脏颤动感等等,有的人感到心悸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的心脏“要跳出来了”,或者会觉得心脏“在撞击胸壁”,这些都是心悸的表现。

心悸不能完全与心脏病等同,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到心悸,属于正常情况。例如前面说到的那位年轻读者,如果没有其它更严重的不适表现,很可能是由于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引起的心悸。当然,如果实在不安心,最稳妥的选择是去医院做一下检查。

心悸的感觉常常是突发突止,强度因患者的感受性不同而异,常伴有胸闷、气短以及易激动、心烦、失眠、乏力、头晕等表现。

02

严重心悸需要及时就医;而心悸问题较轻则可以通过自身调整来缓解。

引起心悸的原因主要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个方面。

生理性方面的诱因包括本身体质虚弱、吃得过饱或者空腹时间过长、劳累、睡眠不足、情绪激动等等,此外,短时间大量饮用浓茶、浓咖啡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的饮料,也会因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悸。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比如心率过快、过慢以及有过早搏动,患者主要症状即为心悸。一些器质性的心脏疾病,例如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中也常有心悸症状。另有一些患有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也常以心悸而就诊。

不过,比区分心悸诱因更重要的是:如果是心脏病患者出现心悸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03

引起心悸的原因非常多,不必过分担心,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程度较轻的心悸患者,需要

控制体力活动的强度,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

饮食清淡而有规律,选择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忌烟酒、浓茶,减少咖啡摄入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

生活作息有规律,避免熬夜

对于重症心悸患者来说,应卧床休息,警惕病况恶化和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中老年人应该定期体检,尤其是伴有心悸的患者,应常规做心电图,密切留意症状,必要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积极配合治疗。

每个人对于心脏健康的认知和感受不同,风声鹤唳地自己吓自己显然不明智,但面对症状时保持警惕的意识、客观冷静的态度、积极坚定的信心却是大家都需要的。

来源

文中用图除标注外均来自网络,如有疑问敬请联系本号后台,涉侵必删。感谢原作者的分享。

心脏健康宣传小组(7)

这个小编

今天推送发什么?

那个小编

发个心脏健康平安符叭~

这个小编

那个小编

欢迎收藏备用,更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