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冠心病,装了支架后该怎么保养?有哪些注意事项?请看此文

文 / 智慧健康中心
2020-10-19 12:37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内科医生。说起冠心病这个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很多老百姓其实还算一知半解,有的还在被谣言左右。其实说到底,冠心病就是指冠状动脉(心脏表面的动脉,非常重要)因各种原因发生了粥样硬化从而引起动脉管腔的狭窄或者闭塞,进一步引起心肌的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当狭窄到一定程度或直接引起管腔闭塞,那么问题就来了,病人可能出现胸闷、胸痛等表现,那么在治疗上用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就是进行“血运重建”(通俗解释就是通过支架或搭桥技术来恢复供血)。但问题解决了,出院后该注意哪些事项,该如何进行保养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这其实是临床上常碰见的问题,比如动了某个手术或者某个有创操作后病人就非常关心吃饭、下床活动、出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对于支架植入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我的建议是“根据病情情况”而定。像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因部分心肌坏死就需要比较长时间的恢复期,所以下床时间推荐在术后4-5天为妥。但如果病人有”心衰“等并发症的话那时间则要5-10天为妥。如果是一般的冠心病病人术后24小时其实就可以下床活动,3-4天就可以准备出院了。

这也是不少病人术后常问到的问题,其实原因个人认为还是和这两点有关。一是支架作为异物支撑在我们的冠状动脉上,犹如刚开始安装假牙或者戴隐形眼镜的人一样会感觉不舒服,再加上有的人心理紧张可能会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但这种多数心电图做出来是没啥问题的,所以休息几天就会慢慢适应。另一种可能就是术后并发了急性的血管闭塞,冠脉内血栓形成或又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这种情况的话需要再做个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才妥当。有的人支架置入后可能还会出现腹胀、腰痛、恶心、呕吐以及失眠等症状。这其实和心理因素关系比较大,注意休息几日就会消失。

在植入支架后,建议在前3个月,每个月都要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凝血功能以及心电图检查。过了三个月后没问题可以1个季度再复查一次。但在介入手术后9个月到1年左右最好是在复查一个冠脉造影。一般来说,支架装好,血管狭窄的问题解决了病人各种不适症状也会好起来。所以术后1周左右就可以上班,如果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做的介入手术的话还是保险一点,休息3-8周再去上班。

这也是病人最常见的疑问,但有些马虎大意的人一看装支架后胸痛、胸闷症状消失后就以为万事大吉了,其实不能这么理解。何为冠心病,也就是说患冠心病的人,心脏的冠状动脉多多少少都有狭窄,无非就是狭窄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支架的长度是有限的,而且介入手术中解决的也只是狭窄最厉害最致命的地方,所以充其量介入它也只是对症治疗。不能排除以后其它部位还会不会狭窄加重起来。所以放完支架后需要继续服药(如硫酸氢氯比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目的就是防止支架内再狭窄,并起到延缓其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这个疑问让我想起了曾经碰到的一个病人提的一个问题,病人查出来有动脉斑块,病人就问,大夫,我能不能跑步啊,跑了会不会导致这个斑块掉下来呢?其实对于做完支架手术的病人,常见的有这两种转归现象,一种是感觉病治好了,开始疯狂运动,第二种就是时刻想着心脏装了个“金属支架”,万事都小心翼翼,基本也不运动,生怕支架掉下来了。

●其实以上这两种方式都过于绝对化,我的建议则是活动要循序渐进,从轻的工作量逐渐过渡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当然了,最大的工作量最好是不要超过装支架以前的70%-80%,像游泳、步行、慢跑、骑车、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我是推荐的。而且还要做到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这种运动也毫无意义。

●在刚放完支架后,医生允许下床活动后可以先在病房周围和病房内走动,走动的时候要扶着东西,如果出院后可以先选择“散步”。这是一种很好而且有效的锻炼方法,还可以起到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和骨骼强度的功效。注意了,开始行走的速度、步伐,以自我感觉没有出现什么不舒服为标准,以后再慢慢的加快步伐。我务必需要提醒一点的是,如果在运动或者锻炼的过程中有胸口疼,胸闷、大汗淋漓等不舒服时,一定要马上停下来休息。如果休息会还没有好转,最好是及时去医院诊治,以防万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其实支架也在不断的淘汰升级。像最常用的都是“不锈钢合金材料”,具有很强的支撑力,耐腐蚀和塑形记忆功能,是不会生锈和塌陷的。而且介入中操作扩张支架时所给予的高压力超过汽车轮胎压力的6-8倍,使支架紧紧的镶嵌在冠状动脉壁上,因此是不会发生移位的。

不少人就是这样的想法,上面我就说过介入只是一个对症治疗,如果好转出院后各种不注意或因其他因素诱发,支架置入后仍存在5%-10%的再狭窄率。有相关的研究调查显示,裸支架植入后再狭窄平均发生在术后5.5个月,原因主要是考虑与动脉血管内皮损伤、术后血栓形成、炎症反应、血管弹性回缩和重塑有关。如果再次出现狭窄可以通过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斑块消融,再次植入药物支架、药物球囊等方法进行血管再通。

关于核磁共振之前确实是有争议的,对此,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病协会、北美心血管影像学会三大权威机构分别在2007年和2010年发表过共识,进行了专门的解释。像目前绝大部分上市在用的冠脉支架的主要材料是316L不锈钢或镍钛合金,少数支架含有不等比的钴、金、铂等成分,而含铁的成分是极少的,这就决定了目前的支架是无磁性或弱磁性。根据相关的指南和共识,在任何时候,进行3T场强的核磁共振检查都是安全的。植入支架后支架会和具有收缩弹性功能的血管内壁紧密的贴合,再加上2个月左右的血管内膜生长,可以让支架变得更加牢固,所以支架是不会移动的。同样,植入支架后的患者,坐飞机也是安全可行的。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最常见的类型,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俗话说的好,治病不如防病,所以各种诱发和(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如三高、吸烟、酗酒、不良的生活方式一定要高度重视,防范于未然才是正解。本文章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综合国内外文献以及个人的临床经验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学到了,不要吝啬,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