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线上发布会成功召开| CCIF 2020 热点聚焦

文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2020-05-07 00:49

β受体阻滞剂是冠心病重要的一线治疗药物,可以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减少心血管死亡事件,自2009年发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专家共识》以来,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治疗方面又积累了新的临床证据。基于此,《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本共识”)线上发布会于2020年4月22日在第二十三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 2020)上成功召开,约数十位业内专家参与了此次会议,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陈韵岱教授在会议上深入解读了本共识的更新要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徐标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施仲伟教授就β受体阻滞剂在我国冠心病临床应用的现状及重要性作了简明阐述。现整理会议精要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会议伊始,陈韵岱教授表示:“我国冠心病人群数量庞大,但目前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使用率和剂量偏低、长期依从性差等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汇集了心脏病领域30多位资历深厚的专家学者,从循证证据到临床实践,最终呈现出这篇具有诸多新特色和亮点的共识。”本次发布会的流程主要分为“共识要点发布及解读”和“共识专家在线对谈与互动”两个环节,分别由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高传玉教授和深圳市人民医院董少红教授主持,并由浅入深地对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规范应用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讨论。高传玉教授(左)与董少红教授(右)

共识要点发布及解读

历经两年荏苒,更新要点抢先知晓

陈韵岱教授就《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中更新的要点进行了精彩介绍。本共识依据大量循证证据,明确了常用β受体阻滞剂的靶剂量,以及不同种类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转换的关系,并确定了靶心率为55-60次/分。同时,本共识还针对冠心病的不同疾病谱,制定了明确的临床路径,并对冠心病的各种临床情况提出了个体化治疗建议。本共识最大的特点是首次提出并明确了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BETA”原则,即Beneficial assessment(获益评估)、Enough dosage(足量应用)、Timely usage(及时使用)、Adequate titration(充分滴定)。具体包括综合评估血压、心率、禁忌证等情况;起始小剂量,逐渐加量递增至最大耐受剂量;尽早(入院24 h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应用时应充分滴定,逐渐加至靶剂量或目标心率55-60次/分。此外,本共识还解答了目前临床存在的争论热点,明确了β受体阻滞剂在微血管性心绞痛中的一线治疗地位,并阐明了β受体阻滞剂可以与硝酸酯类药物或CCB联用等。

陈韵岱教授

我国冠心病形势严峻,β受体阻滞剂优化治疗至关重要

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β受体阻滞剂应作为无禁忌症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稳定性冠心病(SCAD)及合并心衰、高血压、心律失常和糖尿病等冠心病患者的一线或首选药物,而中国多项调查显示,在ACS及SCAD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仍存在未能早期(<24 h)使用、使用率低、剂量不足、长期依从性差等使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徐标教授提到,本共识给出了解决方案,具体包括:无禁忌症的STEMI和NSTEMI患者应尽早(24 h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对照靶心率尽快滴定至靶剂量或最大耐受量、β受体阻滞剂应长期使用并避免突然停药、规范化β受体阻滞剂使用以提高冠心病患者心率达标率、β受体阻滞剂在稳定性心绞痛和微血管心绞痛应作为一线治疗等。此外,本共识还强调了所有SCAD患者,尤其是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均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作为初始治疗和长期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心衰/快速性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患者,若无禁忌证也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治疗。

徐标教授

心血管全病程管理,β受体阻滞剂不可或缺

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可引起多种效应,包括血压升高、影响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急性心梗、心源性猝死等,危险因素贯穿“心血管事件链”全程。因此,制定心血管疾病整体防治策略迫在眉睫。

施仲伟教授谈到,基于充分的循证依据,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自始至终保护心脏、降低猝死风险,同时可治疗高血压、心梗、心衰、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全程管理心血管健康。

因此,β受体阻滞剂是各国指南一致推荐的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石药物。此外,糖尿病、COPD和CKD不是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患者应用的禁忌证。

本共识中还提到,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如美托洛尔,不影响糖代谢和脂代谢、不影响肾功能、不增加气道阻力,或适宜更多人群,助力构筑心血管疾病全面防线,完善心血管疾病全病程管理。

施仲伟教授

专家在线对谈与互动

围绕实践重点,探讨β受体阻滞剂临床疑难

经过三位专家的精彩演讲,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学思教授、瑞典哥德堡大学医院Michael Fu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董蔚教授,在董少红教授的主持下,就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上的常见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郭继鸿教授(左)与吴思学教授(右)

几位专家在讨论中提到,对于β受体阻滞剂的靶剂量和靶心率的管控不容忽视。本共识综合多项研究结果,强调以55~ 60次/分作为靶心率,同时以美托洛尔为例,应以200 mg/日(或缓释剂型为190 mg/日)作为靶剂量。本共识强调,靶剂量应作为药物剂量滴定的目标,静息心率应作为交感激活后有效抑制和药物安全性的参考指标之一。Michael Fu教授(左)与董蔚教授(右)对于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规范化应用,各位专家也表达了各自的见解。其中提到,如果β受体阻滞剂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以心动过速和高血压为特征的反跳现象,尤其对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加重或急性缺血性事件。因此,除外有哮喘急性发作等绝对禁忌症,最好尽可能地循序渐进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否则可能会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上升。

结 语

陈韵岱在会议最后对在场专家和与会人员表示感谢:“在新冠疫情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通过这样特殊的形式,我们举办了此次的共识发布会。本次《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的发表,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规范的治疗参照,各级医师应以循证证据作为临床治疗决策的基础,同时结合个体化原则,实现β受体阻滞剂的规范合理应用,非常具有临床实操性和参考价值。”相信经过本次会议,本共识能够在接下来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得到推广,以更好地指导各级医师的临床执行和实践。

扫描二维码观看发布会精彩回顾

本文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看过,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