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冠心病需要长期吃药吗?

文 / 泓华医疗
2019-08-20 16:18

相信很多冠心病朋友都有着这样的疑问,我得了冠心病要长期吃药吗?每天吃药,万一吃多了产生耐药性了,药不管用了怎么办?下面就给大家解答一下这些问题。

我们都知道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无法根除,所以冠心病是一种终身性、复发性疾病。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冠心病康复的一部分,因为这类患友已经存在比较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未来发生心梗、脑卒中以及死亡的风险都大幅增加,此时的药物治疗可以预防这些严重疾病的发生。因此,冠心病患友需要遵医嘱长期服药以预防这些严重疾病的发生或再次发作。

那么冠心病患者有哪些药是需要长期服用的呢?

改善预后的药物冠心病患者需长期服用,包括:

1)抗血小板聚集药或抗凝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等;

2)调脂药,如他汀类;

3)降压药,如ACEI或ARB等;

4)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等。

5)用于改善心绞痛症状、缓解心脏缺血的药物硝酸酯类(硝酸甘油、消心痛等)可以在缺血症状缓解后停用。

这些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吗?

大多数冠心病相关治疗药物都不会产生耐受性,可不用过度担心。需要长期口服的药物中可能会产生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即抗血小板药物不能防止患友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或减小血小板凝血功能的作用下降。此时,需要提高服药依从性,确认是否服用了有效剂量,是否存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并控制好危险因素,如血糖、血脂、血压等。

另外,硝酸酯类药物作为缓解缺血、改善症状的药物,虽然不需要长期使用,但需要注意其耐药性。任何剂型的硝酸酯类药物在连续应用24小时后可发生耐药,且成剂量和时间依赖,短时间内易于恢复,克服耐药性常采用偏心给药方法,保持8~12小时的无药期或低浓度期。在无硝酸酯覆盖的时段可加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预防心绞痛和血管反跳效应,这样就可以避免耐药性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