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秋季如何养肺防秋燥?

文 / 心悦中医
2019-06-19 02:30

刘冰燕心脏病方药100讲(61)

心脏病人,秋季养肺防秋燥

中医观点认为,秋季与肺对应,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脉病主治节。从9月7日起,中国的节气,已经进了白露,白露节也是15天,过了白露,秋意更浓。看到落叶、花草凋零,很多人在秋天容易伤感。在中医学中,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在养生方面,主要是养肺防秋燥。秋天,人们也容易伤秋,伤秋属于情志病,严重的可发展成为抑郁症。过度的思虑,非常损耗心血。对于心脏病人,到了秋天,更要注意养肺,防秋燥。

秋燥虽然是自然现象,但这个“燥”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便成为致病因素。白露过后气候干燥,易口干、唇裂、舌燥、咽痛、干咳,且有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症状。中医主张秋冬养阴,养生可从日常饮食开始,下面介绍两款粥品。

百合粥。

百合 50 克,大米或糯米 100 克。

先将百合与米分别淘洗干净,加水用小火煨煮。等百合与米熟烂时,加糖适量即可食用。

百合有清心、润肺、宁神之功,对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 心悸、烦躁和失眠颇有好处。

马蹄雪梨汁。

马蹄 250 克,雪梨一只。

将马蹄洗净去皮,梨洗净去皮、核切片后一同绞汁,并用凉开水将汁稀释后,视个人口味加些许白糖拌匀饮用。对燥咳或咯痰困难者,有清热化痰功效。

此外,在干燥症初期,可用桑叶、菊花各 15 克,加芦根、梨皮各 30 克,煎水服用。如伴咽干疼痛、口唇裂开者可用红萝卜加马蹄、杏仁、蜜枣及两片陈皮,加水煎饮。

心脏与肺脏的密切关系

中医的基本观点之一是,人是天地大自然的子女,所以就有了天人相应的观点,进一步认为,大自然是大宇宙,人就是小宇宙。于是就把人体的膈肌比拟成大地的地表层,把膈肌之上比拟为大气层,把膈肌之下比拟成土壤层。我的理解是,在膈肌之上有两个器官,一是心,它像在大气层中燃烧的火把,火把的不断燃烧,给周围以光和热,心脏的不断跳动,给全身以营养和热能。火把熄灭了,周围黑暗了,心脏不跳了,生命结束了,人体冰凉了。

把肺比拟成植物的叶子,植物的叶子在大气中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而人的肺,已经没有了光合作用,但有呼吸作用。所以肺就和自然界植物的叶子是同胞兄弟。植物的叶子,尽可能地繁茂展放,以扩大和空气接触的面积,以便从空气中吸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并和大自然交换气体。人的肺,左两叶、右三叶,肺泡总数约为7.5亿个,将全部肺泡壁展平铺开总面积超过人体体表面积的50倍,可达100平方米,也是尽可能地扩大和气的接触面积,以吸收更多的氧气,在中医叫清气,以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在中医叫浊气。

植物的叶子,比较娇嫩,天气寒冷会冻伤、天气炎热会枯萎,天气干燥会干缩,天气过度潮湿会变霉。人的肺同样也不耐寒热燥湿,因此就把肺称作“娇脏”,容易受到外来邪气的侵袭。所以天气太冷要戴口罩,到热蒸房或桑拿间,最好时间不要太长,温度不要太高,如果桑拿间温度过高,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要让热空气灼伤肺黏膜。

在《黄帝内经》里,提到肺“朝百脉,主治节”的问题。关于肺朝百脉,还要通过心主血脉这一桥梁,全身的脉管都汇聚于肺,肺又通过百脉把气布散到全身。肺的呼吸运动,有利于推动气血循环,肺气参与宗气的合成,有贯心脉,“辅心行血”的功能。所以心肺的疾病常常连在一起。

肺主呼吸和通调水道

《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气为人体各脏腑生理活动提供基本动力。肺主呼吸和通调水道的功能,是靠肺气来推动的。心主血液循环,是靠心气来推动的。脾主水谷精微和水液的运化,是靠脾气来推动的。肾主水液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是靠肾气来推动的。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气是不断运动的,全身气的运动,是从肺开始的。从人出生后的第一声哭啼打开了肺的呼吸,从此开始人体的气在体内的运行就受着肺的呼吸运动的调节和控制。

我们内脏的活动,能够受意念直接控制的,在五脏之中只有肺。在一般的人,胃肠的蠕动、心率的快慢肝肾的代谢,都不能用意念控制,只有肺的呼吸节律、力度和深浅,既是自动的,也可以是受意念控制的,意念能够通过对肋间肌、腹肌等运动的控制,来控制呼吸的深浅、节律的快慢和强度的大小。于是养生家就用“调息”的方法,也就是通过调节控制肺的呼吸的方法,来影响全身气的运动,进行养生锻炼,这就是“气功”。

肺主宣发,是肺可以把体内的浊气通过呼气排出体外,还可以通过气的宣发运动,把津液向体表输布,来润泽肌肤和体表,又把通过代谢之后的津液化成水液,这些水溶有代谢废物,一部分以出汗的方式从汗孔排出体外,一部分以呼气的方式从口鼻排出体外。肃降就是练是气的内收和下降运动。

清代名医张志聪治疗一个水肿伴有小便不利、尿少的病人,原来已经找过不少医生看过,用的都是利小便的方药,比如八正散、五苓散一类,越治小便越少,水肿也越重。张志聪用防风、苏叶、杏仁各等份,这三个药都有宣肺发散的作用,水煮后温服,病人服药后出了汗,随后小便就通利了,水肿就消退了。

这种方法也叫“提壶揭盖”法。也就是对于水肿尿少的病人,或者是癃闭,也就是尿潴留的病人,如果单纯地用利尿药物效果不好,这个病人还有肺气不能宣降的咳喘、胸闷的话,这时候加用宣肺降肺的药物,效果就会好。

我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利用宣肺法就可以达到利尿效果的病例,甚至还曾经达到通大便的效果。实践证明,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是可以指导临床治疗的。换句话来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对水液代谢是有影响的。正因为肺气的宣发肃降,具有调节和控制水液代谢的作用,所以《黄帝内经》说,肺有“通调水道”的功能,把肺说成是“水之上源”。

心脏瓣膜病中医康复专家刘冰燕主任简介

刘冰燕主任 中国中医泰斗,原国家卫生部第一任中医司司长吕炳奎老中医的关门弟子。中医副主任医师 天津心悦门诊心脏瓣膜病首席专家 曾任医院院长 中国中医学会分会理事 先后撰写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入选多部名医典录。

刘主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三十多年,擅长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主治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尤其擅长心脏瓣膜病的非手术治疗,善用中药蜜剂调理,堪称一绝。2016年前累计观察近5000例心脏瓣膜病,曾亲自跟踪北京、天津两地心脏瓣膜病患者上千人,对心脏瓣膜病的非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