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海归博士心脏骤停离世!他爱运动,但可以放心熬夜吗?
(本文为“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内科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
10月11日,一个噩耗传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青年教师赵艳云,在听课期间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离世,年仅35岁。
这是短短数天之内,继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系主任金煜之后,又一位青年才俊离开了我们。而赵艳云的年龄,比金煜还小了四岁。
翻开赵艳云的履历,同样光辉灿烂。他1983年出生,湖北洪湖人,是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统计学博士,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北京工商大学金融学士。2015年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令人痛心的是,35岁的赵艳云有一个女儿,目前正在哺乳期。
放下催泪的事实不提,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下,心脏骤停引发的猝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猝死分为很多种。但是最普遍的,是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顾名思义,就是心脏突然之间停止了工作。这个“停止工作“,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心脏骤停”。严格意义上说,心脏骤停指的是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心室颤动、缓慢性心律失常等等,是诱发心脏骤停的主要因素。
心脏骤停有一个亲戚,这就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动脉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的严重狭窄甚至堵塞,是最为明显的促发因素。统计发现,至少80%的心脏骤停,源于冠心病极其并发症。
那么,在心脏骤停出现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呢?
其实,这件事,分四个时期。这就前驱期、终末事件开始、心脏骤停和生物学死亡。
前驱期,就是猝死的某些前驱症状开始出现的时期。当然,有些患者,根本没有前驱症状。有症状的人,往往表现为胸痛、气促、疲乏以及心悸。发生的时间,常在猝死发生前的数天或者数月。
终末事件开始,指的是心血管状态开始出现急剧变化,一直到心脏骤停发生之前。这段时间,可能持续1小时。在此期间,患者可能会心率加快,出现室性异位搏动以及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骤停,指的是心脏骤停开始到生物学死亡发生之前。在这个期间内,患者的脑血流量急剧减少,意识突然丧失,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断续续甚至停止,脸色苍白或者发绀。这个时候是心肺复苏进行的关键时期。
生物学死亡,发生在心室颤动发生后。心室颤动发生后的4到6分钟,患者会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随后几分钟之内,患者发生生物学死亡。
总而言之,心脏骤停发生的过程,就是生命迅速消亡的过程。这个过程里经历的每一秒,都瞬息万变。
35岁的海外博士,扔下正在哺乳的女儿,以及深爱他的妻子,绝情离去。引发这一悲剧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
据报道,赵艳云身负繁重的科研、教学任务,常常熬夜工作。但是在平时,他又是一位运动达人,喜欢长跑,身体看似健朗。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就保护心脏而言,经常运动,难道不可以抵消熬夜、紧张等负面因素吗?
首先,运动这件事,对于心脏来说,是双刃剑。适当运动,固然可以增进心肺功能。但是经常运动的人,尤其是经历超量运动的人,心脏容易不堪重负而发生危险。经常发生在运动场上的猝死事件就是明显的例证。
另外,就紧张和熬夜等负面因素而言,它们不会因为经常运动而放弃对心脏的伤害。即便是经常运动的人,在紧张、劳累、熬夜的时候,同样会出现心血管的痉挛。相反,一旦运动不适度,紧张、熬夜甚至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总之,熬夜作为加重心脏负担的行为,不会因为经常运动而减少伤害性。
但是,惋惜也罢、慨叹也罢,一个年轻的生命,还是这样匆匆离开了我们。与其感伤追怀,不如吸取教训,不让悲剧重演。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本订阅号微信平台jnym2106开放,欢迎您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