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冠状动脉疾病”是冠心病吗?

文 / 北京医生网
2018-09-11 18:02

奇怪

昨天,有位朋友打电话来哭着说,“我家娃儿发烧,可是我去儿科看病,医生说我家孩子有冠心病,这么小的孩子就得了冠心病可怎么办呀?”。

我虽然不是儿科医生,但从医数十年见过太多的各科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因此我一边安慰着她说,不要着急,将孩子检查结果让我看下。一边在想,怎么会呢?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发病的冠心病怎么能发生在一个2岁的孩子身上?是哪儿出现了问题?诊断对吗?

儿童“冠状动脉疾病”是冠心病吗?

“冠心病”的诊断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叫“冠心病”。混淆了概念,容易造成病人及家属的紧张,治疗上也可能会“南辕北辙”,治疗一旦错误将可能带来致命的危险!

我们知道高血压、肥胖、吸烟、糖尿病等都是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因素。理论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也确实只要从儿童时期就保持营养均衡,注意不要过胖,避免过多的脂肪及大量的甜食,鼓励儿童多做户外活动,保证儿童体格的正常发育,不要因为过度肥胖造成血压、血糖的升高。一直保持这种良好的健康理念,就可以减少成年后冠心病的发病率。尤其要向家长宣传并需要家长注意的是,有的儿童和青少年在很早的时候就接触到烟(不论是一手烟或是二手烟),小孩子从小成了烟民,这种不良的吸烟习惯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会导致儿童青少年时期就早早出现冠状动脉硬化,所以预防冠心病不能等到四五十岁的时候再开始,应该从小做起。

但是,但是,这孩子也太小了,2岁多就有冠心病,我还是不大相信!

儿童“冠状动脉疾病”是冠心病吗?

真相大白

2岁小孩得“冠心病”的原因

今天,孩子妈妈将检查结果拿过来找我,看到结果那一刻,真相大白了!

孩子妈妈带来了小孩子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报告,上面赫然写着“超声检查提示,冠脉动脉壁回声增强,壁增厚管腔略狭窄”。据此,给孩子看病的医生告诉家长,孩子有冠状动脉狭窄,小孩子出现的憋气胸闷,可能都跟这个有关,给她开了阿司匹林肠溶片。医生也没好好跟孩子妈妈解释清楚,孩子妈妈想当然地觉得,小孩子这么小就得了“冠心病”。

其实,这个孩子得的不是“冠心病”,他只是被医生检查发现了冠状动脉有病变。但冠状动脉出现病变千万不能据此就戴上“冠心病”的“帽子”。因为“冠心病”的诊断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光是治疗方法方式完全不一样,而且会因此使家长和孩子蒙上心理阴影。那么,这个孩子得的到底是什么病呢?

儿童“冠状动脉疾病”是冠心病吗?

揭开谜底

我仔细问了下孩子妈妈,孩子最近几天一直有发烧,体温多在38℃以上,开始时,孩子妈妈以为是“感冒”了,自己到药店给孩子买了“感冒药”,治疗两天后体温没降,这时孩子身上出现了“红疹”,体温也升到了39℃,孩子爸爸妈妈就带孩子到离家近的医院儿科去看急诊。急诊儿科医生给孩子查体时听到有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在给孩子开化验检查同时也开了个超声心动图检查。

通过询问病史,结合孩子的检查结果,我告诉孩子妈妈,小孩子患的是”川崎病“可能性非常大,需要马上住院进行治疗。

儿童“冠状动脉疾病”是冠心病吗?

什么是“川崎病”呢?

这个病是是日本的一名儿科医生川崎富作在1967年提出的一组病症综合征。1961年川崎医生在诊治发热儿童时发现皮肤,这些病患在发热的同时会出现皮疹、黏膜(口唇黏膜、眼睛黏膜还有其他脏器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同时除了这几个地方在发病过程中有特殊的变化外,患儿还有心血管并发症,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或分裂。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可发现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等。1967年川崎富作医生将这些病例进行总结发表到杂志上,全世界认识到了该病的存在,所以后人称这类患儿所发疾病为川崎病。

这种病症初期容易让人误以为就是一个小感冒,出出疹子。其实,它的危险性、易被忽略性就是在这儿,表面看起来是简单的病症,等被发现时,可能已经是重症心脏病了。该病目前已是导致小儿患上心脏病的第一元凶,然而知道该病的人却非常之少。

儿童“冠状动脉疾病”是冠心病吗?

主要症状

根据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1984年9月修订的诊断标准,也是现在国际沿用的诊断标准。川崎病患儿的主要症状有:

①发热持续5天以上。高热39--40"C,多持续10天左右,抗生素治疗无效;

②四肢末端改变:急性期手足硬肿、充血。2周后自指(趾)端大片脱皮;

③多形性红斑皮疹:发热1~4日躯干、四肢出现斑、丘疹或麻疹、猩红热样皮疹,可融合成片,以躯干为多,但无水疱及结痂;

④双侧结膜充血,无分泌物;

⑤口腔改变:表现为唇充血、干裂、出血,杨梅舌,口腔及粘膜弥漫性充血,咽峡红肿;

⑥急性非化脓性颈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1.5cm。

具有上述6项主要症状的5项即可诊断。如仅有4项,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或冠状动脉瘤亦可诊断本病,但应除外其他疾病。

儿童“冠状动脉疾病”是冠心病吗?

次要症状

川崎病患儿的次要症状,作为诊断参考:

①心血管系统:可有心电图缺血改变;心脏听诊有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或心音分裂;

②消化系统可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胆囊积液等;

③泌尿系统:有尿改变,蛋白尿、尿沉渣中白细胞增多;

④血液系统为白细胞增多,核左移,血小板增多,轻度贫血,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抗溶血性链球菌O(ASO)阴性,a2球蛋白增多;

⑤呼吸系统表现为咳嗽,胸片示肺部有片影;

⑥骨关节系统有红肿,疼痛。

⑦神经系统表现为惊厥,昏迷,面神经麻痹,脑脊液单核细胞增多。

儿童“冠状动脉疾病”是冠心病吗?

川崎病是自限性疾病,理论上讲可能自愈。但川崎病有极大的风险造成冠状动脉的病变,之所以需要治疗,其实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要防止冠状动脉的扩张甚至形成冠状动脉瘤,如果形成了这样的病变,这些部位就可能沉积血细胞血小板等形成血栓,严重者会造成血管堵塞、心肌缺血、心衰、甚至死亡。目前的巨大冠状动脉瘤的治疗是异常困难的,成人冠心病可以搭桥、介入治疗,而儿童呢,至少目前无论搭桥或介入治疗风险都是极大的。因此,早期积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川崎病的治疗

首选大剂量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时机为发病后10天内,越早越好,最好在7天内,如果早期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在发病后的10天内仍可考虑应用,目前国际上多推荐使用单次剂量为2 g/kg,12~24小时内静滴,或每日1 g/kg连续用2天,或每日400 mg/kg,连用5天。疗效更好。

阿司匹林是川崎病治疗常用药,既可退热又可防止血小板凝集及血栓形成。急性期每日80~100mg/kg,分3次服。退热后36~48小时减至每日20~30 mg/kg,分2次服,疗程2~3个月。如有冠状动脉瘤则应持续服阿司匹林,每日10mg/kg,一次口服至冠状动脉内径恢复在3 mm以下并动脉瘤消失后1年。

儿童“冠状动脉疾病”是冠心病吗?

糖皮质激素,过去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缓解症状,但现在发现皮质激素易致血栓形成,并妨碍冠状动脉病变修复,促进动脉瘤形成,故常规治疗中不宜单用皮质激素治疗,除非并发严重心肌炎或持续高热重症病例可短期加用激素。

溶栓治疗: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或发生心肌梗死时,可静脉输入尿激酶,也可静脉应用肝素治疗。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儿如果有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可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病变,如有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近端闭塞或多支冠状动脉闭塞者,宜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其他治疗还包括对并发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的对症处理。

注意重点

随时观察,注意变化

要强调的是川崎病一定要规范化的随访复查血常规和心脏超声心动图,有时患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前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正常,但到第6个月才出现冠脉扩张,也有极个别川崎病复发的病例,但发生率极低。因此川崎病治疗出院后规范化的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患儿的冠脉病变并及时治疗。

THE END

(作者: 杜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