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都被吓出来了,是真的

文 / 杏林安康
2018-05-31 16:25


心脏病都被吓出来了。好多人都开玩笑说过,但是对某些人来说,这还真不只是一个玩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心血管病专家吴以岭介绍,“我们对北至哈尔滨南至广州等全国11个城市3469例患者做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惊吓等心理应激与过劳是血管病变的始动因素并贯穿全程。

而且在动物实验中也发现,关在狭小空间内以及经常受到惊吓的小白鼠血管内缘也会出现相应病变。”

这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六科副主任刘梅颜看来并不意外,“不仅是惊吓,紧张、焦虑、愤怒等心理应激状态也会导致心脏病。

因为人在受到恐吓或焦虑时,交感神经会被激活,与此相应的一些激素,比如说多巴胺,肾上腺素这些物质就会释放出来,从而刺激人的血管和心脏,再有一些细胞,比如说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也会分泌增多,它们游走到相应的血管壁沉积,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血管的病变。”

刘梅颜主任解释,许多长期生活在高生活压力状态下的年轻人以及处于更年期的女性,突然规律性地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濒死感等症状,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又没有相应程度的器质性病变时,均可能与惊恐发作等以及情绪因素有关,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心理心脏病,也就是双心病。

天津市胸科医院双心门诊刘园园副主任医师介绍,作为心血管与心理医学的交叉学科,双心诊疗重视心血管疾病的同时,重视心理建设,提倡心血管和心理的双心健康,追求心身完整,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初筛三问答案俩“是”查量表

1.是否有明显的睡眠不好。2.是否有心烦不安,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3.是否有明显身体不适,但多次检查都没有发现能够解释的原因。

如果这3个问题,有2个答案为“是”,需要进一步进行量表评估(附表1、表2,量表需要如实回答哦)。

目前我国内科医师对躯体疾病伴发心理障碍的识别率仅20%左右。为尽早识别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心内科医生要掌握“双心”医学基本概念及临床表现。

心理量表是检测心理障碍患者非常有效的方法,一旦发现可疑伴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应及时采用心理量表测定;有必要的应进一步到双心门诊治疗。

“双心”疾病要双管齐下四方面要重视

1.针对原发心脏病要恰当治疗。

2.心理治疗,解决“双心”患者心理问题根源。恰当的心理干预有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快速康复,加强治疗效果。心理干预首先要做好医患沟通,帮助患者认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建立医患互信,树立患者自信心。

3.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在充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对合并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的患者,可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物,缓解或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症状。

4.运动疗法。运动会增加内啡肽的分泌,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

转发关注,把健康传递给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