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康复治疗 运动辅助也相当重要

文 / 康复治疗学堂
2017-07-02 17:13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主要是指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康复,又以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最为重要,因此本文重点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

运动是冠心病康复的中心任务,对预防复发、改善心境、建立生活自理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把握“静”与“动”的度,又以什么时候开始运动为好呢?对这点,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心肌梗死后采用急诊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介入治疗成功24~48小时后,血压、心率、心律稳定,如果无合并症者即可下地活动,但仅限于室内生活自理。

采用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的患者,若血压、心率、心律稳定且无合并症,在卧床24~48小时后可以开始床上活动,从抬高床头开始,一般在第5天过渡到下地活动。

对于溶栓未通或未溶栓患者,如果无合并症,第3天开始床上活动,一般在第10~14天时过渡到下地活动。

运动康复“课程表”

由于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差别很大,笔者以未进行介入或溶栓治疗(或治疗未成功)的患者为例,制作了一份运动康复“课程表”,可以在自己的主治医师的指导下在医院内参照执行。

发病第2~3天抬高床头45度,持续15~30分钟。

第4~7天床上伸展上肢5次,伸展下肢5次,做深呼吸5次。每天完成2套。

第2周在床上直立静坐,每天2次,每次5~10分钟;可在床上或床边坐位洗脸、吃饭;坐椅子,每天2次,每次5~10分钟;床边站立每天2次,每次5~10分钟;床边走动,每次10~20步,每日2次;室内步行,每次10~20步,每日2次。

第3周病区走廊步行,从每日1次,不超过50米开始,每日递增,至周末时达到300~500米,行走不要求速度,可以自由速度步行。

第4周可以在室外步行,每日步行2次,周末时应能在步行中上下1次二层楼。

4周之后,患者就可以根据医生对病情的把握,测算出适合自己的运动量,选择步行、慢跑、骑车、游泳等动态型运动(避免举哑铃、搬重物、掰腕子等静态型运动)进行后期的康复锻炼了。

运动中的安全备忘

冠心病患者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自觉症状,如有没有胸闷、胸痛,有没有眼前发黑、头晕、走路不稳等,这些都是心脏负担过重的信号,此时应休息或减少运动量。并且,不要饱餐后马上就去锻炼,一般要等饭后1小时再去,以免造成血液大量供应胃肠而引起心脏缺血。如果有条件,最好在运动前后监测血压和心电图。

此外,很多冠心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这些患者在进行运动疗法时应监测血糖并及时调整药物,并避免在餐前运动,防止出现低血糖反应和酮症酸中毒。

除了运动康复疗法外,患者还应保持乐观的情绪和配合医疗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