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最可能中风,如何预防脑中风

文 / 快乐的小大夫
2017-10-13 07:03
概述

什么样的人最可能中风,如何预防脑中风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以及治疗费用高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病例200万人,每年死于脑中风超过150万人,中风后存活者约有600~700万人。在存活的病人中,约75%~80%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重度残疾超过40%。约有1/4~1/3可能在2至5年内复发。脑中风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

脑中风分类

什么样的人最可能中风,如何预防脑中风

出血性脑中风

出血性脑中风又叫“脑出血”或“脑溢血”,是脑血管破裂后,血液渗入脑实质引起的,发病快,病情较急,一般较脑血栓、脑梗塞严重。脑出血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一般有跌倒、昏迷、偏瘫、呕吐等症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还可有面肌瘫痪、嘴歪及流口水等。出血性脑中风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以男性为多。脑出血按出血部位可分为内囊出血、桥脑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等。一旦发病,如不能及时治疗,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

缺血性脑中风

缺血性脑中风:又叫“脑梗塞”,它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脑梗塞在所有中风中占70%至80%,近几年来明显增多,且向年轻化发展。症状一般表现为偏瘫、失语、偏侧肢体麻木、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精神错乱、痴呆等,甚至成为植物人,部分脑干梗塞和大面积脑梗塞可致命。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缺血性脑中风和多发性缺血性脑中风及小中风都属于缺血性脑中风,就是指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阻断而使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软化甚至坏死,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缺血性脑中风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约85%的脑中风是缺血性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基础,缺血性脑中风存活的患者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再发作(五年内的平均复发率高达40%以上)和其他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有:

什么样的人最可能中风,如何预防脑中风

1、高血压病,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

2、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范围。

3、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4、血脂代谢紊乱,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6、吸烟与酗酒;

7、 血液流变学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学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时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8、肥胖,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

9、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但笔者发现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

脑卒中常见预兆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9、恶习呕吐或血压波动。

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

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

中风的预防原则

什么样的人最可能中风,如何预防脑中风

1,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滞血症、肥胖病、颈椎病等。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应有效地控制血压,坚持长期服药,并长期观察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2,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一旦小中风发作,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3,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要注意心理预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提倡健康生活方式,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

4,饮食要有合理结构,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每周至少吃三次鱼,鱼类富含不包和脂肪酸,不包和脂肪酸能够调节血液的状态,使血液较不容易形成凝块,进而防止脑梗塞。

5,户外活动(特别是老年人)应注意保暖。应在室内逐步适应环境温度,调节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高,避免从较高温度的环境突然转移到温度较低的室外。

6、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

7,中风患者还要注意平时外出时多加小心,防止跌跤;起床、低头系鞋带等日常生活动作要缓慢;洗澡时间不宜过长等。

出现过中风先兆,一般在2-3年内,还会有约半数人再次发作或演变为中风。所以,无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一次发作后,都要特别警惕再发。而且,一般的规律是,一次比一次重,间隔越来越短。

中风有过一次发作后防止再发作的措施

1、认真查明病理

有过中风发作后,完全可用“CT”、磁共振等现代技术查明,究竟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抑或是混合性中风,为其防治原则各有不同。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制订一套系统预防再次发作的方案,严格执行。

2、生活规律注意休息

所谓规律,就是要调节你的起居活动适应你的生物钟。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大的波动。

3、温水洗漱

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进而影响血压;饮白开水一杯,冲洗胃肠、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通畅血循环,降低血压。

4、适当晨练

高血压病人不宜做激烈运动,跑步、登山均不可取。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散步、做柔软体操或打太极拳,但不可过力。

5、耐心排便

切忌排便急躁,屏气用力,那样有诱发脑出血的危险。要坐便,这样可持久,蹲位易疲劳。如有习惯性便秘,要多吃蔬菜、香蕉和纤维素多的食物,也可用些缓泻药,克服排便困难。

6、中午小睡

即使睡不着,也应闭目养神或静坐,这样有利于降压;晚上按时就寝,上床前用温水洗脚,然后按摩双足及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7.转变性格调节情绪

部分高血压病人比较脾气暴躁,这种人脾气发作时,收缩压可升至25.3千帕(190毫米汞柱)以上;脾气暴躁会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增加2-5倍。

8、放松紧张情绪

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而引发脑血管病的发生。

9、戒烟、忌酒、摈弃恶习

每天吸1-14支烟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增加67%,若每天吸烟25支以上,死亡危险高3倍,但戒烟后,这种危险可逐渐减小到不吸烟水平。酗酒和吸毒都是促成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必须设法戒除。

10、调节饮食控制体重

早餐清淡;午饭不宜油腻,不可过饱;晚餐宜少,吃易消化性食物,应配些汤或粥,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

11、限钠摄钾补充钙镁

应把食盐量降至每天9克以下,最好6克左右,这样,将会大大降低高血压的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