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亿多人中招!“瘦子”别偷着乐,脂肪肝不是肥胖者专属!
今天是“全国爱肝日”
今年的主题是“维护肝脏,增进健康”
最近这段时间
杭城各大单位也都组织了员工体检
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来自浙大一院健康管理中心的数据,2018年,中心体检总人数71834人,包括男性36344人,女性35490人。疾病数据方面,有28.2%的人被查出脂肪肝,接近体检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有40.9%的男性查出脂肪肝,在男性体检者中排名第一,有15.2%的女性查出脂肪肝,在女性体检者中排名第五。
脂肪肝在人群中正越来越高发,很多年轻人、长得不胖的人,也不断“中招”。
小马哥(化名)今年27岁,在杭州一家事业单位工作,长得高高帅帅的,身材看上去也还挺匀称的,一直以来身体都挺健康的。前段时间单位组织了体检,身高1米75、体重66公斤不到的他,竟然查出了脂肪肝,小马哥一时也有点“懵圈”:去年体检还好好的,体重指数也是正常的,怎么一年时间就得了脂肪肝了呢?
脂肪肝,也称脂肪性肝病,通俗地说就是肝脏里面的脂肪堆积得太多了。正常情况下,人体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下来,除了脂肪组织外,肝脏是最大的脂肪储存器官,同时也是重要代谢器官,脂肪容易堆积。正常人的肝脏内都会有少量的脂肪,但当脂肪含量超过5%就可以认为是脂肪肝。
我们都知道,长得胖是得脂肪肝的一个高危因素,那为什么像小马哥这样体重指数正常的“瘦子”,也会得脂肪肝呢?
事实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厉有名教授团队近年来研究发现,小马哥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中国的脂肪肝患者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体重指数是正常的(即BMI<25 kg/m2)。
一方面,饮酒、不良生活习惯、熬夜、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等,都是长得不胖的人得脂肪肝的高危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体内脂肪增加,加重了脂肪存储的负担。
另一方面,长得不胖的人虽然皮下脂肪较少,但内脏脂肪可能相对较多。不像皮下脂肪增多(就是我们通常所熟悉的身体上可以摸得到的“肥肉”),在外表上可以轻易地被发现,内脏脂肪增多往往更为隐蔽,更容易导致代谢紊乱,引发脂肪肝。
听了医生的解释,小马哥恍然大悟,自己得脂肪肝怪不了别人,主要还是因为自己“造孽”啊。原来,过去一年,小马哥有点放肆自己,吃的都是高糖高脂食物,每周一顿烧烤夜宵也是少不了的,除了喜欢喝雪碧、可乐这类碳酸饮料,啤酒也是夜宵的标准搭配,再加上每天的运动量少,虽然表面上看着不胖,实际上脂肪都已经积累在内脏上了。现在,小马哥在医生的建议下,已经开始积极行动,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锻炼进行干预。
脂肪肝正影响全国2亿多成人脂肪肝可以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如何简单鉴别自己是哪种类型的脂肪肝?有几项数据可以了解一下。
酒精性脂肪肝
男性每天酒精摄入超过40克。
女性每天酒精摄入超过20克。
嗜酒者脂肪肝患病率为57.7%。
非酒精性脂肪肝
男性每周酒精摄入小于210克。
女性每周酒精摄入小于140克。
非酒精性脂肪肝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多数国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高达25%,处于中上水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有10亿多,据此计算,有2亿多成年人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肪肝还会引发这些疾病查出脂肪肝到底要不要紧?是否需要治疗?尽管从短期来看,脂肪肝并没有太大的危害,但从长期来看,如果脂肪肝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慢慢向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发展。在美国,脂肪肝已经成为肝癌增长最快的原因。
除了肝脏本身的危害,脂肪肝还会导致糖脂代谢更加紊乱,从而引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冠心病等其他方面的疾病。科学研究表明,脂肪肝与结直肠癌之间也有明确的相关性。所以,对那些常年在体检中查出脂肪肝的人,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健康饮食,加强锻炼脂肪肝的治疗主要通过两方面,一是生活习惯的干预和改变,二是药物治疗。
01、生活习惯的干预和改变
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和加强锻炼,对那些情况不是很严重的患者,通过生活习惯的及时干预,可以实现脂肪肝的“逆转”。
要适当控制膳食热量摄入,调整膳食结构,少吃含糖饮料、糕点和深加工精致食品,增加全谷类食物、膳食纤维等摄入,一日三餐要定时适量,严格控制晚餐热量,避免夜宵行为。
要避免久坐少动,加强锻炼。
每天坚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30分钟以上,即只需微微出汗,如快走、慢跑或游泳,每周5次;
或每天高强度有氧运动20分钟以上,每周3次;
另外,如哑铃、臂力器之类的阻抗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每次8-10组,每周2次。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方式。
02、药物治疗
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或预防脂肪肝,并不是一查出脂肪肝就要开始药物治疗。当同时出现转氨酶异常、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的时候,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参考资料:《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文:宣传中心、消化内科;图片来自网络
指导专家: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徐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