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三查”很重要
肝脏是个“迟钝、沉默”的器官,肝硬化早期多缺乏明显的症状。肝硬化是大多数慢性肝病的后期阶段,病因复杂、病程较长、病情轻重程度差异较大。肝硬化患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以便较好地了解病况。
“一查”病因和性质
引起肝硬化的常见原因有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有的病友认为,既然已经肝硬化了,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结果都一样了,查清原因没有太大必要。其实不然。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在发病机制、病理特点方面都大不相同,预后也有明显区别。明确病因,可以更好地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从而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展。
“二查”病情轻重
肝硬化患者的年生存率可相差 50 倍以上,病情轻重差异巨大。根据腹水的有无,可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根据血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腹水、肝性脑病等,可将肝硬化分为A、B、C 三级;根据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可将肝硬化分为4 期。分期和分级越高,病情越重。此外,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检查可区分肝脏的硬度,吲哚菁绿排泄试验可以测知肝脏的储备功能,亦有助于判断肝硬化的严重程度。
“三查”肝脏形态和结构
B 超、CT、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宏观”了解肝脏的大小、表面形态,以及有无结节或占位等。诊断不清的肝硬化患者,可进行肝组织活检,从“微观”上观察肝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明确病变性质及病变程度。B 超引导下的肝穿刺活检安全、方便,值得提倡。此外,由于肝硬化常引起门脉高压,故肝硬化患者应定期检查胃镜,明确是否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胆囊、胰腺与肝脏关系密切,肝硬化患者应定期做CT 或磁共振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胆石症、胆道梗阻等。(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www.igandan.com)
专家简介
刘成海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首席研究员、肝硬化科主任,
兼任美国肝病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太肝病学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器官纤维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肝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擅长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腹水、肝癌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文转载自“爱肝联盟”,转载仅作观点分享,更多肝胆资讯,免费咨询医生,请关注“肝胆相照公益行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