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肝护肝 让患者远离“肝”扰

文 / 海西晨报
2018-07-31 14:59
爱肝护肝 让患者远离“肝”扰

毛乾国教授和科室医生一起查房。记者 唐光峰 摄

爱肝护肝 让患者远离“肝”扰

医务人员演练抢救患者。记者 唐光峰 摄

晨报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李琪彬

7月28日是第八个“世界肝炎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确定的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如何主动预防肝炎呢?肝癌和肝炎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今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厦门市中医院,以下简称“市中医院”)肝病中心(感染性疾病科)专家为我们“解码”肝炎。

治未病是关键

人体“土壤”要保持好

肝炎是中国人的一种常见病,据市中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唐金模介绍,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首先可通过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来预防,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越高,对人体的保护能力越强。

通常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在同一餐厅用餐,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丙型病毒性肝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因此这两类肝炎患者的排泄物要严格消毒,不得让其污染食物和水源,同时可通过注射甲肝、戊型疫苗起到保护作用。

唐金模认为,预防的关键是“治未病”,人体的“土壤”质量要保持好。“任何疾病就像一颗种子,你的身体就是一片土壤。这个种子冒芽不冒芽、长大不长大,完全取决于土壤。”改善人体“土壤”,是预防疾病的关键。他提倡健康体检,对癌症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结合中医体质调理,对肝癌的预防、早期肝癌术后调理预防复发及中晚期肝癌介入、放化疗后的调理都有很好的疗效。

唐金模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约有9000万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约7000万人没有发病,未发病的原因就是这些人的个体“土壤”好。“很多病人来开药,我首先跟他们说的是要调理。”不少患者带着焦虑的心情来看病,唐金模首先劝他们要认识到自身的身体状况,肝脏是一个“情绪器官”,改善生活习惯,不酗酒、熬夜,饮食不重口味,调整好心态,肝脏负担就减轻了。

争创肝炎克星

为患者提供系统化治疗

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感染性疾病科)从创立之初,就把做患者肝炎“克星”作为工作重心。他们的治疗策略与国际接轨,参照实时更新的欧美及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提供系统化、规范化、个体化治疗。

患者郭女士今年25岁,是南安水头人。2013年11月,她体检发现携带了乙肝病毒,而且肝功能已经明显受损,查肝组织活检显示为中度慢性肝炎。“患者正值大好青春,如果因为肝炎毁了一生,非常可惜。”唐金模为郭女士制定了细致的治疗方案,“患者为青年女性,且肝功能升高大于正常值上限两倍,肝组织学提示肝脏炎症程度较高,纤维化程度较低,是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较佳时机。”在进行抗病毒治疗24周后,郭女士肝功恢复正常;治疗48周后,郭女士肝功正常。停药后,郭女士每年复查HBsAg均为阴性,HBsAb 均为阳性,基本实现了临床治愈的效果。

经过多年努力和刻苦钻研,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感染性疾病科)已将抗病毒疗效从传统的20%-40%提高到60%,该研究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方面,科室也有自己独到优势。唐金模介绍,他们采用补肾中成药、疏肝健脾、疏肝活血养阴汤剂联合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显著提高抗病毒疗效,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生活质量;采用中药汤剂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手足口病,显著缩短发热、皮疹、口腔溃疡时间。科室研究成果被《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医杂志》等国内知名杂志收录。

同时,科室采用中医综合诊断系统、人体成分分析仪等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运用中医理论动态把握人体的健康状态,对每一位肝病患者的五脏功能及整体状态进行动态分析,对肝病患者的体质状态、五脏功能状态、气血阴阳状态等进行规范、客观、量化的评估,将人群分为“未病”“欲病”“已病”“病后”四类对象,动态把握不同群体的身体状态特征,针对不同的病变部位及性质,从中医体质、证型调理、膳食指导、运动、经络、茶饮、音乐等方面提出不同的中医诊疗方案,从而实现健康管理目标。

唐金模透露,目前科室正在参与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牵头启动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及国家“十三五”重大课题“COST”临床试验和重肝课题,借此机会跟国内顶尖医院和国家重大专项更加紧密地合作与互动。

这几种肝炎

市民最常见

肝炎种类按病因可以分为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根据病原学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其中最常见的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非病毒性肝炎常见以下几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或毒物性肝损伤:是由药物、生物毒素、化学毒物所引起的肝损伤。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已取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成为中国第一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