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肝脏“生病”,胆囊也“遭殃”!

文 / 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7-27 21:08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其下方是胆囊。肝脏能够产生一种称为胆汁的黄绿色液体,每天约800毫升。胆汁经由一系列由小而大的胆管系统运出肝脏,进入胆囊浓缩、储存。当人体需要时(如进食),胆囊收缩,排出胆汁。

胆汁是一种消化液,有乳化脂肪的作用,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肠道和胆囊之间由一根胆总管连通,胆囊就像架在胆道河流上的亭子,胆汁可以在其中停留、休息。胆囊其实是一个容器、中转站。

肝与胆是人体内的两个重要脏器,相互依存、相互协调。肝、胆任何一方罹患疾病,都可累及对方。比如,胆道有结石,或有胆道蛔虫,可导致肝脏的逆行感染。反之,肝脏的功能状态也会影响胆囊。若肝功能不好,从肠道吸收、经门静脉入肝的细菌或病毒,不能在肝内被消灭,就可经胆汁流到胆囊,进而导致胆囊感染。

肝与胆是一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战友”。用“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来形容二者的关系,是再恰当不过了。

肝不好,胆囊也“生病”

国内外均有大样本研究发现,脂肪肝人群合并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的机会比正常人群明显升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脂肪肝患者体内胆固醇浓度升高,而体内胆固醇的排泄途径只有一个,即溶解在胆汁中,通过胆道进入肠道,最终排出体外。胆固醇在胆汁中能溶解多少,与胆汁中卵磷脂的含量密切相关。卵磷脂只能由肝脏合成,若有脂肪肝,肝脏功能受损,合成卵磷脂的能力下降,那么胆汁中的卵磷脂就大大减少,从而导致胆固醇在胆汁中溶解较少,胆囊内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胆固醇从胆汁中析出,最终形成胆囊胆固醇息肉或结石。

当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后,胆囊结石可促进和加重脂肪肝的炎性改变,加重肝脏的损害程度。临床观察发现,肝硬化患者发生胆囊结石的概率至少为非肝硬化患者的2倍。为什么肝硬化的人容易生结石呢?原因可能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肝硬化时胆囊动力异常,胆汁不能及时排空。胆汁潴留于胆囊内时间越长,沉淀析出结石的机会就越多。其次,可能是肝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胆汁酸分泌减少,胆汁中胆酸、胆盐降低,胆固醇含量就相对增高。

肝炎病毒或细菌毒素可直接随胆汁侵入胆囊或发生免疫反应,而引起胆囊炎症。此外,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肝病大都可引起胆囊病变,且肝实质性损害越大,病程越长,胆囊发病的机会就越高。

胆囊疾病也会引起肝功能损害

胆囊结石或急慢性胆囊炎,均可使胆囊失去正常的收缩能力,排空能力下降,胆道内压力上升, 胆汁在肝内淤滞。肝细胞浸泡在胆汁中,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肝功能损害。

一旦漂浮在胆囊中的结石堵住胆囊管或胆总管下端,就会出现急性胆石症的症状,右上腹痛并放射至背部及右肩胛骨下,可出现发热、寒战、呕吐,并可能出现急性肝功能损伤,甚至出现黄疸。黄疸的深浅因结石嵌顿程度而异,因为胆总管内的结石像“活塞”一样,可上可下,使黄疸呈“间歇性”,完全性嵌顿阻塞较少见。

还有些人长期存在间歇上腹部隐痛不适,肝功能反复损伤,一直被当成胃炎或肝炎治疗,但症状总不能完全缓解,病痛如影随形。最后经磁共振检查,才明确为胆总管结石造成胆总管下端梗阻,胆汁流出不畅,从而引起肝功能损伤。

w9rtrt

胆囊结石发生也与体质有关,胆囊结石好发于3F人群(forty,female,fatty)---40岁肥胖女性。值得一提的是胆囊结石还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胆囊结石好发于特点人群:

不吃早餐更容易得胆囊结石

胆囊内胆汁在晚饭后从新开始储存,若隔天是不吃早餐,经过大约12小时的贮存、浓缩,胆汁中的胆固醇的饱和度较高,容易形成胆固醇结晶,日复一日逐渐形成结石。

而在正常吃早餐的情况下,由于胆囊收缩,使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同时食物刺激胆汁分泌,而不是淤积在胆囊内,不容易造成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高,不易形成结石。

如何预防

虽然胆囊结石有好发的人群(40岁以上肥胖女性),但通过生活习惯的调整对于胆囊结石预防还是有积极的作用。

  • 饮食要有规律

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使得胆汁得以定时排出,不至于过渡浓缩,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 控制体重、合理的饮食

肥胖导致我们更易发生胆囊结石,所以要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体重。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可以改善胆固醇的代谢,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形成。

  • 素食者应适当补充卵磷脂

正常人的胆固醇与胆盐,卵磷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呈微胶粒状悬浮胆汁中,当这一比例破坏,容易形成胆结石。一些素食者摄入卵磷脂不足,且素食中过多的纤维素妨碍了胆汁酸的重吸收,使胆汁的胆盐浓度下降,应适当补充卵磷脂。

  • 控制体重

保持一定的运动量,避免长时间久坐不起,如长时间用电脑、晚饭后长时间看电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