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D 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新选择

文 / 医视屏
2021-11-23 18:26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全球患病率为9.1%,中国患病率为10.8%。CKD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患病和死亡风险;部分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CKD常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引起各种并发症,加强围透析期患者的管理对于提高CKD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透析前期和初始透析CKD患者的管理,国内有关专家讨论和制定了《中国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病管理规范》。该规范是首个专门针对围透析期CKD患者建立的指导意见,以供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参考应用,并期望我国肾病专业医护人员能重视“围透析期CKD”并提高管理水平[1]。

一、CKD 合并高血压疾病需要联合治疗

高血压、蛋白尿和肌酐是 CKD 疾病进程的重要危险因素,且血压越高,蛋白尿越多、肌酐水平越高,ESRD 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2-4]。随着对 CKD 疾病进程研究的加深,CKD 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从单纯降压升级至心肾事件链全程获益,即在降压和保护靶器官的同时,延缓高血压肾损伤发展至 ESRD,以降低心肾事件风险[5]。然而,传统降压药因为降压效果和肾脏保护作用有限而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所需,CKD 合并高血压患者亟需一款强效降压和保护肾脏双管齐下的药物。CKD难治性高血压因通常由多重机制共同作用,需要联合治疗。如何在更好降压的同时实现心血管事件链发生、发展的干预,逐渐成为新的探索方向。

二、CKD 合并高血压患者需要多机制全面强效降压

《中国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病管理专家共识》提出 CKD 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应该个体化选择降压药物,兼顾患者临床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并且推荐联合使用两种或以上降压药物,从而实现多机制联合降压的效果[1]。

利钠肽是一类对多种靶器官具有广泛生理效应的激素,作用于肾脏可以促进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SS);作用于外周血管可促进血管舒张,抵抗血管收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抑制 RASS 和交感神经活性。利钠肽通过作用于人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实现多机制降压[6]。

全球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正是通过独特的双重机制,在调节利钠肽系统的同时,抑制 RASS 系统,增强血管舒张、排钠利尿,从而降低血压[6-14]。

沙库巴曲缬沙坦独特双重降压机制

一项中国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组、阳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 8 周,显著提高血压控制率 34.7%,并显著降低平均动态收缩压 13.1 mmHg、平均动态舒张压 7.7 mmHg 和平均动态脉压 5.3 mmHg[16]。

三、CKD 合并高血压患者需要心肾事件的全程保护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CKD 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强效降压的同时,还保护肾脏功能,降低进展为 ESRD 的风险,阻断肾脏事件链,满足 CKD 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肾疾病全程治疗需求。

PARADIGM-HF 研究 CKD 亚组的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降低 CKD 患者的肾脏事件风险,预设肾病复合终点、eGFR 降低 ≥ 50% 和 ESRD 的发生风险分别降低 36%、27% 和 30%[17]。中国台湾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合并 CKD 的患者,与标准药物治疗相比,可显著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此外,PARAMOUNT、PARADIGM-HF 和 EVALUATE-HF 等多项临床研究均表明,在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病中,ARNI 类药物是一种有前景的长期肾脏保护方法[18]。

总结

我国有多达 1.2 亿 CKD 患者,且合并高血压比例高,但高血压控制率仅为 30% 左右。CKD 患者面临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患病和死亡风险的同时,还可能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引起多种并发症。目前 CKD 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理念已经从单纯降压跨入心肾事件链全程获益时代,兼顾强效降压和肾脏保护的 ARNI 类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应运而生,为广大 CKD 合并高血压患者带来了全新选择。

CKD 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应注重降压和保护肾脏功能双管齐下。沙库巴曲缬沙坦抑制 RASS 系统的同时调节利钠肽系统,从而增强血管舒张,强效降压。此外沙库巴曲缬沙坦还可以保护肾脏功能,降低进展为 ESRD 的风险,阻断肾脏事件链,满足 CKD 全程治疗需求。相信在未来,沙库巴曲缬沙坦将为备受疾病煎熬的中国 CKD 合并高血压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参考文献:

[1] 《中国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病管理规范》专家组. 中国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病管理规范[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1, 37(8):690-704.

[2] Andrew S et al. Am J Kidney Dis. 2004 May;43(5 Suppl 1):S1-290.

[3] Tenekecioglu E, et al. Int J Clin Exp Med. 2014,15;7(10):3420-9.

[4] 李翠芬, 赵冬, 王薇,等. 北京地区45~74岁人群血清肌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5, 3:129-131.

[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 019(001):1-44.

[6] Levin ER, et al. Natriuretic peptides. N Engl J Med. 1998;339:321–8.

[7] Nathisuwan S, Talbert RL. Pharmacotherapy. 2002;22:27–42.

[8] Schrier RW, Abraham WT. N Engl J Med. 1999;341:577–85.

[9] Langenickel H, Dole WP. Drug Discovery Today:Ther Strateg. 2012;9:e131–e135.

[10] Feng L, et al. Tetrahedron Letters. 2012,53:275–276.

[11] Nielsen PM, et al. 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 2018 Jan;122(1):9-18.

[12] Sci Rep. 2019 Apr 24;9(1):6509.

[13] Br J Pharmacol. 2019;176:2795–2807.

[14] Johji Kato, Peptides . 2020 Jun 28;132:170352.

[15] Ito S, et al. Hypertens Res. 2015 Apr;38(4):269-75.

[16] Wang JG, et al. J Hypertens. 2017 Apr;35(4):877-885.

[17] Damman K, et al. JACC Heart Fail. 2018;6(6):489-498.

[18] Brignone J. Pflugers Arch. 2021 Apr;473(4):59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