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个世纪,三项里程碑,攻克动脉硬化如何“不走弯路”?

文 / 寒凡看健康
2021-05-15 18:18

尽管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群还在不断扩大,但是相较于半个世纪以前,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总体死亡率已经大大下降,这被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为此,世界顶尖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文,纪念在过去50年里为攻克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而做出贡献的重要医学进步。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三项最重要的里程碑式医学进步,它们对于正确预防以及治疗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是破除迷信和误区的“指南针”。

一说到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这“三高”,很多人都会立刻将它们与心脑血管疾病给联系起来。但事实上,如果把时间倒回至20世纪的上半叶,那时候的人们普遍缺乏这样的认识。在那个年代,人类与传染性疾病的斗争刚刚获得了一些成就,随着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心血管疾病而死亡。

直到20世纪50年代,大家仍然没有搞明白到底为什么会患上这些心血管疾病。1948年,一项名为弗雷明汉的心脏研究正式启动,目的就是要搞清楚引起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到底是什么。

该研究是一项有多代人参与的很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它最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发现就是: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不是由单一病因所引起的,而是由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吸烟、缺乏运动等众多危险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的疾病。正是因为这项研究,我们才认识到要在冠心病与脑中风发生以前就提前控制住血压、血脂和血糖;也才明白戒烟与加强运动锻炼有助于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1998年,医学专家们基于弗雷明汉心脏研究的结果开发出了预测个体未来10年冠心病发生风险的评分系统。这项工具让医生在遇到一位刚刚确诊高血压的患者时,就可以预估出这位患者未来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高低。如果在您的诊断书上写着“高血压3级 极高危组”这代表医生判断您未来发生冠心病的概率极高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当中,血脂异常与心脏病应该是中老年人才会患上的疾病。然而,临床上却存在一少部分很年轻就患上心脏病的患者甚至有在儿童时期就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例,这种情况被称为“早发型心血管疾病”,这些患者常常存在家族聚集性的血脂异常。

1972年,通过研究这些遗传性的早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医学专家明确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坏胆固醇”。正是因为他们的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才成为了降血脂治疗中最被医生所关注的指标。

很快在1973年,日本的一位科学家远藤章就从桔青霉素中分离出了一种胆固醇的抑制剂并将其命名为“美伐他汀”,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他汀类药物。自此,他汀类药物成为心血管领域的一颗“巨星”,逐步成为血脂调节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首选药物,也是全世界范围内被使用最多的临床药物之一。

血液中“坏胆固醇”的持续增多会让动脉血管壁上“长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使得血管狭窄或堵塞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最常见问题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会引起心脏的缺血或梗死,因此,如何让这些狭窄或堵塞的血管重新恢复正常的血流成为医生们的重点攻关方向。

1960年,第一台冠脉搭桥手术在美国完成。冠脉搭桥手术是利用一段患者自身的血管桥接于冠状动脉上,从而绕过冠状动脉的狭窄或堵塞部位为下游的心脏组织供血。由于早期的冠脉搭桥手术需要开胸甚至术中会让心脏停跳建立体外循环,因此,被视为“很大”的手术。

1977年,一位瑞士的医生创造了一种不需要通过外科开胸手术,而是从血管内部将狭窄部位给“撑开”的治疗技术,名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986年,首个自展式冠状动脉支架被植入患者体内,自此,心脏支架开始全面普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只需要经过表皮穿刺动脉,然后利用一根长导管沿着动脉通往心脏,在冠状动脉的狭窄处进行扩张并植入支架,从而恢复这里的血流。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伪科普”的文章说支架已经是被淘汰的治疗技术,这种说法是很不负责任的谎言,请大家不要相信!

对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而言,恢复血流是关乎性命的治疗,而支架与搭桥就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事实上,不论是心脏支架还是搭桥手术都仍在不断发展,心脏支架正在向生物可吸收的方向发展,而搭桥手术则已经实现微创化。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心血管领域的重要进步绝不仅仅只有上面提到的这三项,之所以挑出这三项跟大家分享是因为它们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意义

首先,要想预防动脉硬化,弗雷明汉心脏研究告诉我们仅仅控制血压或血脂等某一项危险因素是不够的,必须全面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并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然后,对于体检已经发现动脉钙化或颈动脉斑块等动脉硬化迹象的人群,一定要重点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他汀是降胆固醇与抗动脉粥样硬化最核心的药物;

最后,对于动脉硬化已经造成冠脉严重狭窄或堵塞的患者而言,只有恢复血流才能减少死亡,而支架和搭桥手术才是真正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