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3个等级,并非无迹可寻,新血压标准有何定义,需注意什么

文 / 青蓝聊健康
2021-02-04 09:24

急诊抢救室里躺着一位中年男性病人,危在旦夕。病人因为头痛两小时后突然意识不清被送入医院,结果检查发现为脑干出血,而且出血量估计在20毫升到30毫升之间。脑干出血是相当危险的,更何况如此大量。可以预估的是,等待患者的可能只有死亡一种结局了。这位中年患者为什么会突然陷入如此绝境呢?答案并非无迹可寻,甚至只是一个被我们认为是极普通不过的原因了:高血压!这位病人患有高血压长达六年之久,结果却一直没有用药控制。换句话说,身体给了他长达六年的时间来挽回局面,结果却被忽视了。

像这样的案例,在我们日常见得太多了,高血压一直都是隐藏在我们身体的“警示灯”,可往往被我们忽视了。不少人总觉得按时吃药,控制血压就没事了。或者觉得血压高就是一件小事,不做任何预防,最后威胁了生命健康安全。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没有服用药物的情况下,测量到的患者血压等级!

高血压原有3个等级:

1级血压范围:140-159/90-99mmHg;

2级血压范围:160-179/100-109mmHg;

3级血压范围:≥大于180/110mmHg。

那么新血压指南又是如何分等级:

1级血压范围:140-159/90-99mmHg;

2级血压范围:160-179/100-109mmHg;

也就是说新指南血压等级已经没有3级的说法了。只要是≥160/100mmHg的血压患者都叫2级高血压,而这个等级的血压其风险性已经是很高了。但测量血压值并不是测量一两次就判定血压等级,通常需要相隔1~4周的时间,定期进行2~3次的血压测量,以确认是否有高血压。

国内50万高血压患者相关的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3%,知晓率为42.7%,但是最重要的控制率仅仅为14.5%。而在庞大的几亿高血压人群中,我们农村高血压比重很大,而且控制不好,更容易引发生命健康的风险。

医生:高血压,几个重点必须做好,和每个高血压人息息相关

①定期测量血压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关乎我们及时跟进高血压患者的最新血压情况,以做出应对控制办法。很多人以为血压一下子,或者说身体没有什么不适,就不做定期的血压测量。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一旦高血压犯病,不仅仅是健康那么简单了。

②药物的配合控制

长期高血压是很有必要进行药物的控制,随意停药是会引发血压再次升高的风险。用药需要遵医嘱托,不能擅自用药,很多药物是会对心、脑、肾等的靶器官有损伤的危害。

③不做剧烈运动

虽说多锻炼对于身体的健康有益,但并不代表高血压人群可以剧烈运动,剧烈运动随时有发病的风险,甚至直接威胁生命。适当运动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好吃,但是剧烈运动有触发心血管骤停,引发猝死的风险。

④调整作息

保持一个良好的作息,不仅要早睡早起,饮食上不过咸过甜,戒烟戒酒很有必要。同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避免过激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