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高血压,应排查下原醛
武汉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吴 钉
社会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增加,使得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目前在我国患病总人数已突破3.3亿。
近年研究发现,除了肥胖、饮食、年龄、精神紧张、饮酒、吸烟和遗传背景等危险因素外,还有10%以上的高血压是由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导致的。这类患者与同样血压水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脑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均增加几倍以上,因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发布共识,建议扩大原醛症筛查对象: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中青年群体有必要排查原醛症。
肾上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因位于两侧肾脏的上方,故名肾上腺。腺体可分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两部分,醛固酮就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及分泌的,它喜欢钠,不喜欢钾,可通过调节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维持水盐平衡。
原醛症,就是肾上腺由于自身原因过度分泌醛固酮,导致肾脏重吸收钠增加、排出钾过多,最终出现高血压、低血钾等临床表现的疾病。
原醛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呈轻-中度高血压(150~170/90~109毫米汞柱),随病程进展,大多数患者出现舒张期高血压与头痛的情况,部分患者舒张压可高达120~150毫米汞柱,即使服用降压药物也常无明显疗效。持续性高血压(>150/100 毫米汞柱)者,使用3种常规降压药(包括利尿剂)仍无法控制血压(>140/90毫米汞柱)患者,使用4种以上的降压药才能控制血压(<140/90毫米汞柱)的患者属高危人群,应及时排查原醛症。
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ARR)是一项临床广泛用于筛查原醛症的指标。原醛症共分为五个亚型,其中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最常见,占比90%以上。醛固酮瘤患者,首选肾上腺手术治疗;特醛症患者因为累及双侧肾上腺,手术治疗效果差,药物治疗效果更好,醛固酮受体抑制剂如安体舒通(螺内酯)为其特效药,长期服用即可纠正高血压和低血钾,而不需多种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