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3个“惨痛”病例,她决心与高血压一战到底……
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这是今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也是高血压防治的核心要点之一。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疾患,会显著加剧罹患心脏、大脑、肾脏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风险。全世界估计共有11.3亿人患有高血压,大多数(三分之二)患者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的数据,中国已有2.45亿高血压患者,但中国≥18岁成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治疗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37.5%,控制率仅有16.8%,诊治现状非常严峻。不过是血压高一点?高血压绝不是简单病!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舒燕教授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说道:“其实不只是患者,就连部分医生也会轻视或者误解高血压,认为这个疾病没啥大不了的,没有症状不需用药,有症状买点药吃就可以了。”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舒燕教授遇到过这样几个让她印象深刻,又非常遗憾的病例,有一位患者在脑出血康复后,由于不常规随访,也不坚持用药,导致再次脑出血,最终在昏迷一年多后不幸去世。另有一位患者30多岁,肥胖,高血压5年多,因为没有实施早期血压管理,调整生活习惯,初次就诊就诊断合并肾衰竭,只能长期维持血液透析。还有一名40多岁的农村患者,高血压多年从未就诊评估及药物治疗,因胸痛急诊入院,诊断主动脉夹层,最终去世。 舒燕教授认为,要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要重视血压的筛查和规范管理。不仅需要积极地推行血压管理的新理念和新策略,提升医务人员整体的血压管理水平,同时需要广大的患者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诊断高血压后要到正规医院就诊,规范地评估和治疗。不要等到血压导致严重的靶器官损害,甚至导致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后果,才去就诊,有可能会失去最佳救治机会。 除了提高医患双方对高血压的防治意识,舒燕教授也建议从国家层面进行高血压的防治推广:“高血压是一类非常复杂的疾病,患者群体非常庞大,有可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通过更有效的手段落实我国高血压防控体系。”防控第一步:精准施“测”
高血压的早发现具有重要的健康和经济效益,它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也就是说,早期高血压患者常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是潜移默化的,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常因身体无警示信号或明显症状,而难以早期就诊。因此,定期测量血压对于血压的早期干预异常重要。 舒燕教授表示:“精准血压测量是高血压管理的基石,也是精准血压管理的重要前提。“ 目前血压测量的方法有诊室血压测量和诊室外血压测量(包括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诊室血压目前仍然是高血压诊断的主要依据,诊室外血压测量是重要的补充。由医生根据血压水平和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症的情况对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的评估也非常关键。舒燕教授认为:”根据心血管风险分层进行来拟定精准的治疗策略,实施更有效的血压管理,才能提高血压的达标率。” 要做到精准血压测量并不简单。不仅需要了解如何选择血压计,还要在测量过程中保证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的平静。此外,应该在什么时间测量、测量几次、如何进行数据的解读,都各有学问。 舒燕教授强调:“血压测量的每个环节的要求都能达到,提供的血压数据才是准确的数据,而只有先做到精准测量,才能进行精准的诊断、评估、治疗和随访,使更多人群得到有效的高血压管理,进而提升高血压治疗达标率,达到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最终目的。“如何应对“沉默的杀手”?
我国在高血压防控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是整个高血压慢病群体庞大,接近三亿人,所以目前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舒燕教授认为有两个关键环节对于高血压的防控非常重要:一是高血压防控体系的建设,医务工作者是防控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力量,只有上下级医院医务人员对于高血压防控的理念一致才能使防控体系有效运作。
舒燕 教授
99%的读者都看了↓↓↓
血压<140 mmHg就行了?不!想“长命”得低于这个数!
联合单位: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高血压达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