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重点!肾病患者,蛋白尿为何难控制?谜底终于揭开

文 / 同仁医院马小丽
2020-04-17 16:35

蛋白尿是慢性肾病最为典型的症状,几乎各种类型的肾病都有它的存在。它既是影响肾功能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反应病情好坏的一项关键指标。

肾病处于炎症反应阶段,蛋白尿对病情的影响作用尚小,及时治疗完全可以抑制住,完全恢复几率很高。但当发生肾功能不全后,蛋白尿就转变了“角色”,成为了加速肾功能衰竭的“刽子手”。

对于肾病综合征类型的肾病,出现的蛋白尿,一般需要用到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继发性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用到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减轻肾小球的损坏,保护肾功能。

保持基本的用药治疗,能够长期维持蛋白尿处于较低水平,但是要维持蛋白尿的稳定,降低复发的几率。这些事同时也要引起重视:

1、及时纠正血压,维持稳定

血压持续升高会造成肾小球动脉高压,加剧肾脏细胞的纤维化、硬化甚至坏死。而肾功能越差,则调节水钠能力下降,会使血压失控,反过来又会加速衰竭的发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闭环。

除了本身具有高血压的患者,大多类肾病进展到肾功能不全阶段,开始出现血压升高的迹象。

蛋白尿的发生看似与高血压无实质性关系,但都是肾功能不全的产物,有一项损害肾功能的因素存在,就会影响所有症状的加重。因此控制蛋白尿必须重视控制血压稳定。

稳定血压,一、重视服降压药,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值。二、严格控制饮食,坚持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尤其限盐每天摄入不能超过3g,对稳定血压起到很强的辅助作用。三、重视预防其他血管疾病的发生,如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等。

2、严格控制体重,稳定内部环境


肾病治疗中,有一项指标会引起全身情况的变化,从而影响到肾脏的局部反应。就是体重。体重的变化会影响身体各项机能都发生改变,包括血压、血脂、血液流通情况、肾小球的滤过等等。

体重过轻,检测一般血红细胞减少,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免疫力也会相应下降。体重过重或肥胖,增加“四高”的风险,无疑增加了肾小球坏死的风险。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已经说过了。其他的高血脂、高血糖对肾功能的影响,与高血压的机制类似,都是对造成肾小球的损害,其中血糖升高会引起高滤过、高灌注,肾小球滤过率直接受损,高尿酸则是加重肾脏代谢负担,慢慢的损害肾功能。

肾小球受损无疑会加重更多大分子蛋白的漏出,因此要稳定蛋白尿,肾友要注意控制体重的稳定,以规避对蛋白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