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高血压共识最新发布!别再跟风美国啦

文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mp
2018-01-30 15:35

近日,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制定的《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下文简称“共识”)正式发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重要内容,分享给大家。

来源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60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上升至58.9%,与2002年相比,上升幅度竟高达20%,由此可见我国老年高血压防治仍旧是任重道远。

1

老年高血压诊治,这里有6大要点

1.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若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2. 血压测量

准确测量血压对于老年高血压诊治至关重要,需注意以下问题

①测量血压前患者需静坐5 min,一般测量坐位血压,将血压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②与诊室血压测量相比,非诊室血压检测(特别是家庭自测血压)有助于提高血压评估的准确性;③首次就诊应测量双侧上臂血压;④首次就诊或调整治疗方案后需测量卧立位血压,观察有无体位性低血压;⑤家庭自测血压可测量2-3次取平均值;⑥测量血压时测量脉率。

不同测量方法的血压正常值:诊室血压<140/90 mmHg,家庭自测血压<135/85 mmHg, 24 h平均动态血压<130/80 mmHg,24 h动态血压清醒时平均血压<135/85 mmHg。

3.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动脉壁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加导致动脉硬化、血管顺应性及弹性降低,表现为:①大动脉弹性回缩能力降低,收缩压升高;②大动脉顺应性降低,对血压升高的缓冲能力降低,导致收缩压进一步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③大动脉弹性回缩能力降低,血管弹性及储备能力下降,进一步导致舒张压下降;④小动脉硬化程度加重,管腔缩小甚至闭塞,外周血管阻力显著增高。

表1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4. 老年人降压治疗目标及诊治流程

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靶器官,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65岁老年人推荐血压控制目标<150/90 mmHg,若能够耐受可降低至140/90 mmHg以下。对于收缩压140-149 mmHg的老年患者,可考虑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变化以及有无心、脑、肾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

图1:老年高血压的诊治流程

5.降压药物治疗策略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有利于提高血压达标率、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预防靶器官损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应符合:平稳、有效降压;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服用简便,依从性好等条件。

临床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及β受体阻滞剂,均可用于老年高血压的初始治疗。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并存疾病、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等个体状况选择降压药物。

表2 常用降压药物

当单药常规剂量不能达到降压目标时,应联合使用降压药物治疗。临床医生在确定联合治疗方案时应考虑到患者的基线血压水平、并存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靶器官损害情况,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以达到协同降压、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6.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降压治疗的重要措施,应鼓励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限制食盐摄入平衡膳食、戒烟、限制饮酒、适度减轻体重、坚持规律有氧运动、保持心理健康等。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过度严格控制饮食及限制食盐摄入可导致营养不良及电解质紊乱。此外,老年人过快、过度减轻体重可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因免疫力降低而发生其他疾病。

总 结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可以降低靶器官损害、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和达标率均较低,希望借助共识的推广,使更多老年高血压患者从降压治疗中获益,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

2

专家点评

李小庆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合理用药,提高老年高血压降压达标率

老龄人群降压治疗要做到这三点:平稳有效降压;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服用简便、依从性好。共识中提到了常用的CCB、利尿剂、ACEI及ARB都是老年高血压初始治疗可供选择的药品种类,又强调了需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并存病及心脑血管等危险因素来进行个体化选择。对于老年人来说,单药常规剂量无法使降压达标,需从患者本身出发,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以达到协同降压、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李雯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

提高对老年高血压诊疗特殊性的认识

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相比,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合并症多,治疗更困难;血压控制靶目标值不同;治疗方案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等区别。我国已经进入高龄人口迅速增长阶段,高血压是高龄老年人心血管病治疗的难点和重点,共识中对老年高血压诊疗特点有了更清晰的界定,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老年人血压管理特殊性与复杂性的认识,以更好地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生和发展,减少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付文波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警惕餐后低血压

这一共识的发布对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治具有指导性作用,让我们不再跟着前一段时间美国高血压指南跑。共识中明确提出了餐后低血压的概念,定义为进餐后2 h内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餐前收缩压≥100 mmHg、餐后收缩压<90 mmHg,并于进餐后出现头晕、晕厥、心绞痛等低血压相关症状。值得注意的是,餐后低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生率非常高,临床医生在碰到此类病情,需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餐后适当限制活动或者卧床休息,以避免低灌注事件发生。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傲美云学院”专区,获取更多心血管领域干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