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害大,可伤及心脏、脑血管和肾脏
《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2018版》公布的调查显示,我国年平均新增高血压患者一千万人,且年龄越大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农村高血压患病率(28.8%)高于城市(26.9%);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
世卫组织将“正常成年人140/90mmHg或以下,高血压160/95mmHg或以上,临界性高血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定义为高血压。
高血压作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慢性病,其危害面极广,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等器官受损,是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头号风险因素。
心脏损害
高血压对心脏的伤害主要是对心脏血管和心脏本身的损害。
高血压主要损害心脏的冠状动脉,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发生冠心病。左心室负荷增强,心肌强力增加,心肌耗氧增加,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降低,心肌供氧减少,因此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同时,动脉压力持续性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形成代偿性左心室肥厚。易发生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心脏扩张。而高血压还可导致心律紊乱、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猝死等。
脑血管损害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表现为持续性沉闷不适感,经常头晕可妨碍思考,降低工作效率,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尤以近期记忆力减退为甚。
临床上高血压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有脑出血、脑梗死等。脑出血的病变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和紧急处理情况对病人的预后关系极大,一般病死率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遗留偏瘫或失语等后遗症。
肾脏损害
高血压与肾衰竭关系密切且复杂。由于肾脏的代偿能力很强,开始唯一能反映肾脏自身调节紊乱的症状就是夜尿增多。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动脉硬化。
当肾功能不全进一步发展时,尿量明显减少,血中非蛋白氮、肌酐、尿素氮增高,全身水肿,出现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肾脏一旦出现功能不全或发展成尿毒症,损害是不可逆转的。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合理使用降压药是控制血压至关重要的一环。
降压药的种类主要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
我国指南建议,高血压患者应优先使用每日一次服药即可平稳控制24小时血压的长效降压药物。
其中,钙通道阻滞剂苯磺酸氨氯地平在临床上较为常用。它属于分子长效型降压药,可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减少血压波动,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