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差点因“高血压”死掉……
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本例学习要点这是一例罕见的,由高血压引起的多种严重并发症——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脑出血。诊断应避免不全面或漏诊。治疗上目前仍没有相应指南可以遵循,如何在治疗的矛盾中寻找平衡,治疗方案应该个体化。
高血压知识的科普在心血管病防治中很重要。
我是一名普通员工,40岁,平常身体自我感觉良好没什么病。万万没有想到,我的噩梦从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夜晚开始……我像往常一样休息,但半夜我突然被一阵莫名的胸背疼痛惊醒了,全身感觉要窒息。我想呼叫,但我居然发现自己的声音有点奇怪,我说话不太流畅了,而且我的右手没有力气抬起来,右脚也动不了。家里人打了120电话,在救护车的护送下,我到了当地县人民医院,被安排做了头部CT、胸部CT、心电图和抽血检查。我估计情况很严重,听到医生跟家属说,县城治不了这个病,要马上转院到省会大医院去。县医院胸部平扫CT显示主动脉夹层内膜片征(图1,红箭头所指)考虑降主动脉夹层。(关于平扫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知识,参考文章“没有CTA?这三招也能识别主动脉夹层!”)
图1头部平扫CT显示脑出血(图2,红箭头所指)。图2心电图(ECG)提示急性前壁心梗(图3)。图3
这样,我连夜被救护车送到了武汉,安排在重症隔离病房,没有家属陪伴。在那里,我又安排做了些检查。
胸腹主动脉血管成像(CTA)显示降主动脉夹层图4与图1平扫CT层面相对应。图4:CTA显示左肺动脉层面降主动脉,与图1为同一层面对比
三维重建显示胸降主动脉局限性夹层(图5,红箭头所指)胸降主动脉远端及腹主动脉均没有累及。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
图5:CTA三维重建显示胸降主动脉局限性夹层ECG证实前壁心梗(图6)图6血液中心梗标志物(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数值为5718远远超过正常指标(图7)。
图7在镇痛药物作用下,发病时的剧痛已经缓解很多。在医生查房的讲解中,我了解一些常见的心脑血管急危重症,包括:急性心梗、脑梗、脑出血、主动脉夹层等,每一个单独的疾病都可能危及生命。而当主动脉夹层、脑出血合并心梗,这三种疾病同时来袭,像我这种情况太罕见了。这三个病的治疗方向是相反的,治疗急性心梗需要做冠脉造影放冠脉支架,之后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抗凝防止血栓形成,这样可能加重脑出血及主动脉夹层。而脑出血需要进行的止血治疗可能加重心梗。因此,医生制定了暂时保守治疗的方案,要稳定一段时间再决定能否做手术。除了上述考虑外,医生制定了全面的治疗方案:
(1)给予药物扩张冠脉,缓解心绞痛,但没有抗血小板治疗;动态监测心电图、心肌酶谱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2)适当镇痛,控制心率、血压,防止主动脉夹层进一步破裂;
(3)动态观察神志,监测脑出血变化情况;
(4)卧床休息、早期肢体活动(床上),预防长期卧床可能导致的深静脉血栓发生
(5)均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导致加重病情。
动态追踪心电图情况(图8、9)图8:发病第5天心电图图9:发病第10天心电图动态追踪心肌酶谱情况图10:发病天数与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的变化心脏彩超显示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EF 55%(图11)。图11:床边心脏彩超动态追踪头部CT情况发病第3天头部平扫CT显示出血病灶没有扩大(图12,红箭头所示)。图12
发病第10天头部平扫CT显示出血病灶较前吸收(图13,红箭头所示)图13
经过漫长的10天等待,在这期间我度日如年,真希望能早日手术解除痛苦,甚至怀疑医生是不是因为其它原因不给我手术。
但这个时候,我只能相信医生,因为医生是唯一能够救命的人。
发病后第11天,医生安排了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手术造影情况如图14(红箭头所示为破口)。
图14
病情总算平稳,我转到了普通病房。这样和家人及医生的交流更多了。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平时自我感觉良好的我,一下子便出现了心脑血管三个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医生的讲解,我意识到自己这次生病的主要原因居然是我平时一直忽视的一个小事情——高血压。
十年前就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当时我才30岁),自己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也没在意,一直没有吃药。我想高血压有什么不得了的,身边这么人高血压不也活得好好的。
没想到,高血压的并发症这次让我吃尽苦头。
幸运的是,经过医生的治疗,我总算康复出院了。
出院前,我复查CTA、头部CT及心梗标志物,情况都还良好。
图15:复查CTA主动脉支架情况良好,无内漏,假腔血流机化。
脑出血情况也较前吸收(图16)。
图16
1、 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了并发症。像本例病人,出现了高血压两大严重并发症:脑出血、主动脉夹层;
2、 高血压一旦诊断明确,应该服用药物进行控制血压。很多人觉得这么年轻就吃高血压药物,以后药物就失效了,这个想法是不科学的。
3、 高血压管理很重要,除了遵医嘱服用药物外,高血压患者还应该监测血压,了解每天血压波动情况,调整药物。
4、 年轻人高血压很大程度上是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专家简介郑智
郑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国际附属会员;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部胸主动脉专业委员会委员;亚洲心血管及胸腔外科学会(ASCVTS)成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WACD)会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提出A型主动脉夹层微创腔内治疗及“以医学人文关怀为导向”的主动脉夹层个体化治疗理念,倡导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中的“医学创新、人文创新、科普创新”,在国际期刊(SCI)及国内杂志发表医学论文三十余篇。
- End -
看过,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