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何预防脑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病,俗称中风,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俗话说:上医治未病。由于脑血管病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因而强调一级预防,减少卒中的发生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1.合理膳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了适用于2岁以上健康人群的5条核心推荐。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建议平均每天摄人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每天摄人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左右。
(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推荐每周应至少5天进行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动则有益。
(3)多吃蔬果、奶类。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300~500g,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推荐每天摄人200~350g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吃各种奶制品,摄人量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g。
(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推荐每周吃鱼类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平均每天摄入鱼、禽、蛋和瘦肉总量120~200g。
(5)少盐少油,控糖。应当培养清淡饮食习惯,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g,每天烹调油25~30g,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成年人每天饮水7~8杯(1500~1700ml),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2.戒烟、限酒:
(1)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原则上也是唯一能够完全控制的致病因素。戒烟是避免心脑血管病死亡最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适量饮酒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过量饮酒者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明显升高。儿童少年、孕妇、乳母等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中饮酒的酒精含量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3.控制体重:我国超重和肥胖人数逐年增加,尤其是青少年,因此控制超重和肥胖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要内容。在超重或肥胖者中,应通过减轻体重降低血压、调整血脂,以减少脑卒中风险。
4.心理平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情绪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密切相关。因此平日里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境稳定,对于脑血管病的发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黄久仪,脑血管健康管理与脑卒中早期预防专家共识[J].中国健康管理学杂志,2017, 11(5):397-407.
作者:万田田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研究生
审稿人:郭树彬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普传播专家团团长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医学媒体联盟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科普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会长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中华医学科普联盟”独家用稿,
转载前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欢迎您给中华医学科普平台投稿:
并转发我们的作品
您可以直接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