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衣高血压真的是良性,不需要干预吗?|研究速递

文 / 医脉通心内科频道
2019-07-02 21:36

有研究显示,使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白大衣高血压(WCH)患病率为5%~65%,使用家庭血压监测(HBPM)的WCH患病率为16%~55%。但是,未经治疗的WCH和经过治疗的白大衣高血压(WCE或白大衣效应)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到底有何影响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Ann Intern Med上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分析。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研究简介

研究人员使用PubMed和EMBASE进行了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回顾了随访≥3年的观察性研究,评估了WCH或WCE的心血管风险。研究共纳入27项研究包括25,786名未经治疗的WCH或经过治疗的WCE参与者和38,487名血压正常的参与者,平均随访3-19年。其中6项研究以人群为基础,11项研究是从门诊招募的参与者,10项研究包括转诊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或高血压专科门诊的患者。18项研究用ABPM评估了诊室外血压,7项研究使用了HBPM,2项研究同时使用了两种方法。为了诊断WCH或WCE,15项研究使用了日间诊室外血压<135/85 mmHg的阈值,7项研究使用了24小时血压<130/80 mmHg的阈值,5项研究使用了其他的阈值(如125/80 mmHg)或两种阈值相结合。

图1 证据搜索和筛选

注:CVD,心血管疾病;WCH,白大衣高血压;WCE,白大衣效应

参与者的年龄范围为43~72岁(中位数,56岁),随访3-19年(中位数,8年)。

结果显示,与血压正常者相比,未经治疗的WCH与心血管事件(HR,1.36;95% CI,1.03-2.00)、全因死亡(HR,1.33;95% CI,1.07-1.67)、心血管死亡(HR,2.09;95% CI,1.23-4.48)风险增加有关;在将卒中纳入心血管事件定义的研究中,WCH的风险减弱(HR,1.26;95% CI,1.00-1.54)。经过治疗的WCE与心血管事件(HR,1.12;95% CI,0.91-1.39)、全因死亡(HR,1.11;95% CI,0.89-1.46)、心血管死亡(HR,1.04;95% CI,0.65-1.66)无显著相关。这些发现在几项敏感性分析中得到了证实。

图2 WCH和WCE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图3 WCH和WCE的全因死亡风险

研究人员认为,未经治疗的WCH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而已经治疗的WCE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无关。诊室外血压监测对于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研究评论

为了更精准地确定治疗方案和血压目标,诊室外血压监测(ABPM和HBPM)的使用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不同的血压表型,每种表型的预后意义并不相同。需要结合诊室血压和诊室外血压读数的血压表型包括隐匿性高血压(诊室血压正常,诊室外血压升高)和WCH(诊室血压升高,诊室外血压正常)。既往的几项研究显示,与血压真正正常者相比,WCH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略有增加。这项荟萃分析证实了这一发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纳入的研究可能对若干协变量(年龄、体重指数)进行了调整,但纳入荟萃分析的个别既往研究并没有对血压差异进行校正。

尽管血压水平在定义的“正常”范围内,但众所周知,WCH患者的家庭血压值通常比血压真正正常者略高(5-10 mmHg)。这可能解释了这些患者心血管风险增加的大部分或全部原因。因此,WCH常被认为是“高血压前期”或“血压升高”的状态,这种状态与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

目前ACC/AHA成人高血压指南将I期高血压定义为诊室、家庭和日间动态监测的血压水平> 130/80 mmHg。然而,既往所有评估WCH风险的研究都使用的诊断标准都是诊室血压> 140/90 mmHg。因此,新指南完全改变了所有既往研究的相关性,以及目前关于WCH的荟萃分析结果。

参考资料:

[1] Cohen JB, Lotto MJ, Trivedi UK, et al.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Mortality in White Coat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nn Intern Med 2019; Jun 11: [Epub ahead of print].

[2] CV Events and Mortality in White Coat Hypertension. ACC. Jun 24,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