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血压就要一辈子吃药?你必须纠正这5个高血压误区!
据中国心血管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2%,患病人数达2.45亿。也就是说,每4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
但是,无论在医院还是社区,人们对高血压仍然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必须澄清这些错误观念,科学规范地防治高血压。
关于高血压的五大误区
对于普通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上臂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就是高血压。
1、血压高才吃药,恢复正常就立即停药
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药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药后平衡被打破,血压会重新升高。
“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2、降压药一旦吃了就要终身服药
当然不是!早期、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后,血压低于正常值(120/80mmHg)以后,医生会建议患者减药观察。
如果减到很小药量血压还保持正常值,就可以尝试停药观察了。
用药和停药都要严格遵医嘱。
3、长期服用降压药会伤肾
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是男性勃起障碍的主要原因,降压、治疗动脉硬化也是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措施。
沙坦类、普利类、地平类降压药通过降压有保肾的作用,尤其是前两类药物更是慢性肾脏病的首选用药,并有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总之,伤肾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
4、保健品能治高血压
许多患者认为降压药副作用大,不愿意长期服用,而用非药物方法完全代替药物治疗。
实际上,现在许多商家夸大养生疗法和保健食疗功效,都是骗人的!
绝大多数保健品如天然保健食品、饮品以及降压器具(降压枕、手表、项链等)并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即使有,也很轻微,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还会延误规范治疗的时间。
5、高血压无法预防
确实,高血压有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或近亲属患有过高血压,那么与其他人相比,你患有高血压的可能性更大,但只是风险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高血压。
健康的生活方式虽然不能保证让你百分之百远离高血压,但是可以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正确预防高血压有3招
高血压分两种:先患有某种疾病,后出现高血压,这种高血压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仅占高血压人群的20%,80%的高血压没有明确的病因,我们称原发性高血压。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你改变不了你的基因,但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预防高血压。
1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造成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戒烟后,低压会直接降5~10个毫米汞柱。
而酒精则会使动脉血管硬化,降低血管的弹性,最终导致高血压。
此外,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疗效,而过量饮酒甚至可以诱发急性脑出血或心肌梗死的发作。所以,戒烟限酒刻不容缓!
2减重+运动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版里提到:每减重10kg,血压下降效果5-20mmHg。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治疗胰岛素抵抗,坚持运动可以预防高血压。
建议每周3~5次运动,每次以30~60分钟为宜,强度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3不熬夜+充足睡眠
一项来自美国的健康营养调查发现,睡眠减少可能是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素,中青年人尤为重要!
年龄在32~59岁,睡眠每晚少于5小时,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4%。
而睡眠在7~8小时仅为12%,说明睡眠不足有增加高血压的危险。
而在60~86岁的中老年人则没有发现。
所以,对于中青年人,少熬夜,少应酬,保持充足的睡眠对预防高血压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