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说高就高?12个高血压常见误区一定要知道!
虽然电视剧《都挺好》已经完美落幕,“作精老爹”苏大强给人的印象依旧深刻:碎碎念要钱要房,嚷着要跳楼,想喝手磨咖啡,假装高血压……“我我血压有点高”成了苏大强推脱逃避的最佳理由。
像苏大强如此作的爹不常见,但是患有高血压的父母却常有。《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总结了大众关于高血压的常见误区,千万不要走进这些误区,为了父母赶紧收藏吧!
12个高血压常见误区
误区一:凭感觉用药
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舒服的感觉,高血压就不需要治疗。这是错误的!只要血压升高,无论有无症状均有危害,都需要治疗。
误区二:不愿意过早服药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要一辈子服降压药,过早吃药会产生耐药性。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发病风险,其远期效果越好。
误区三: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后,就认为高血压已经治愈,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控制。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误区四:单纯依靠药物,忽视生活方式改善
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律地服药就行了。其实药物治疗必须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吸烟、过量饮酒、高盐饮食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继续损害血管,药物再好也难有良效。
误区五:只服药、不看效果
有些人以为只要服药就万事大吉了,不关注自己的血压值,不定期测量血压,实际上服药并不能保证血压长期平稳达标。坚持定期对血压进行检测和记录,以便掌握用药与血压变化的关系,才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
误区六:自行购药服用
有些高血压患者不按医嘱服药,而是按照病友或药店的推荐用药,或者偏信广告中的“好药”;有些人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是“好药”,一味追求那些新药、特药;有些人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就自行购药服用,这些做法都是盲目性的,也不安全。
误区七: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有的高血压患者想依靠输几天液降压。除了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需要静脉点滴降压药,以快速降压外,一般的高血压不需要输液治疗。
误区八: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有些人认为血压高了,降压应该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实不然。除非高血压急剧升高导致了危险,如主动脉夹层、高血压危象等须快速降压,一般来讲,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 用药后4~12周达到目标值。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脑中风等缺血性事件,尤其是老年人。
误区九:自己在家中测量的血压不准确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医院诊室测量的血压只能表示一个偶测的血压值,难以全面地反映血压的状况。自己在家中测量状态放松,不受由医务人员引起的紧张心理的影响,能反映平常状态的血压值。而且在不同的时间和状态下多次测量自己的血压,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到自己的血压。
误区十:有“灵丹妙药”可根治高血压
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能根治高血压,不必再吃降压药,这些都是伪科学宣传。高血压病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
误区十一: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的降压作用
某些人利用患者害怕西药副作用的心理,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的“降压疗效”,可以摆脱西药副作用的困扰。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项链、降压帽、鞋垫等等,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即使是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不能达到治疗目标。
误区十二:过分信任“纯天然药”降压
部分人认为西药副作用大,纯天然药副作用少。某些人就利用患者的心理,鼓吹某些天然药品的疗效,宣传高血压患者通过服用某些天然药降压,可摆脱西药副作用的困扰。其实,大多数纯天然药降压效果尚待研究确定,患者不要盲目使用。
高血压患者只要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其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跟血压正常的人是一样的。而反过来,如果不控制血压,5-10年就会出现严重的心、脑、肾和血管的并发症。
医生君温馨提醒: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用药误区一定要谨记,转发给身边的爸妈和朋友,尤其是给“不按时服药”、“对血压无所谓”、“饮食口味重”的朋友们。
药,真的不能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