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高血压,地平类药物如何选择?来看看医生怎么说
对于有高血压问题,需要服药控制的朋友,地平类药物一定不会陌生,各种各样的地平类药物,都是属于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类的药物,在这一大类药物中,地平类药物又属于二氢吡啶类的CCB药物,是临床上可以首选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类降压药物。面对各种各样的地平,有何不同,又该如何选择,今天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下。
从作用机理上来说,地平类药物作为一大类药物,其降血压的作用机理都是类似的,这类药物通过竞争性的拮抗血管平滑肌上细胞膜上的钙离子的转运,从而达到舒张动脉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除了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地平类药物对于心脏还有一定的靶向器官保护作用,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心绞痛,地平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改善心绞痛的作用,对于老年性的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等,地平类都是可以应用的药物,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地平类降压药控制血压,还有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因此,对于初级高血压的控制、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控制,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情况,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冠心病的情况,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情况,地平类药物都是可以首选的药物之一。
在药物的联合应用方面,地平类药物也是很常用的药物,普利类药物、沙坦类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都是可以与地平类药物联合应用控制血压,对于难治性高血压的控制中,地平类药物也常常包含在三种或者四种降压药的组合当中。
虽然地平类药物降压和心血管保护的作用机理类似,但是其药物结构的差异,还是导致了不同的地平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差异,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将地平类药物分为三代。
第一代药物,以硝苯地平普通片为代表,这类药物降压效果强,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属于短效的药物,其药物在体内血药浓度波动大,更容易引起心跳加速,心悸、头痛等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不良反应,难以在24小时内良好的控制血压,通常需要服药2~3次才可以控制血压,现在已较少应用。
第二代药物,代表药物是硝苯地平的缓释片和控释片剂型,这类药物通过剂型的改变,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加长了药物的起效时间,对于副作用的发生率也有一定的改善,硝苯地平缓释1型和2型片,可以在12小时内起效控制血压,而缓释片3型和控释片,则可以达到每天服用一次,24小时控压的药物释放效果。
第三代药物,代表药物氨氯地平, 左旋氨氯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等,这些药物的普通片就属于长效的地平类药物,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属于血浆半衰期长的长效第三代药物,其血浆半衰期长达35~50小时,可以做到每天服用1次,24小时长效控压。
拉西地平、乐卡地平,属于长组织半衰期的药物,也属于第三代的地平类药物,这类药物能够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紧密结合,具有“膜控”的特点,降压作用更加平稳,高血压患者服用这类药物的血压波动更小,也是很好的高血压控制药物。
除了上述的三代药物外,地平类药物中还有一类药物,这类药物对于心脏动脉血管的舒张作用弱,但是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对脑血管有选择性的舒张作用,对于脑血管紧张引起的偏头痛、缺血性脑血管病等,有一定的应用,比如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就属于这类对于药物,如果是高血压伴有相关适应症的脑血管疾病患者,这两个药物可以作为首选的降压药物。
地平类药物降血压效果好,选择种类多,是很好的临床一线降压药物,但在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它的副作用风险,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引发的副作用,如头痛、心跳加速等,是最值得注意的不良反应,选择长效的二代、三代地平类药物,这方面的副作用发生率会更低。长期服用地平类药物,还应该注意脚踝水肿,牙龈增生,便秘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上述问题,应及时就医确认是否由药物引起,是否需要停服药物。
另外,对于有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的朋友,应该慎用地平类药物,与其同类的非二氢吡啶类CCB药物,具有心脏负性肌力作用,不会引起心动过速的作用,可以作为替代选择,比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都是这样的药物。#清风计划# #公务员年度健康报告#